第八十二章 闻战则喜

这法子虽然没啥技术含量,但是却相当好用,在十几颗血淋淋的脑袋威慑下,一个时辰后李旭面前的桌案上就堆着厚厚一沓供状。

李旭快速看了一遍,越看嘴角的笑意越盛,看完最后一张后“砰”的一声一拍桌子大笑道:“让步卒第一曲待命,准备跟我去抓人抄家。”

一旁侍候的护卫立刻转身出去传令了。

李旭拿着这沓供状直接进了刘健的签押房,啥也没说,直接往刘健面前一放。

刘健抬眼看他一下后迅速翻阅起来,看完之后本来一团和气的圆脸上也是隐隐有怒气迸发,看着李旭只问了一句:“都是真的?”

“我还没来得及作假。”

刘健长长呼出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缓缓道:“虽然有所预料,但是真没想到这些蠹虫竟这般丧心病狂。三班衙役你都带去,该杀的杀,该抓的抓。”

李旭摇头道:“我带乡勇营去,衙门的人我信不过。”

说完一拱手,转身大踏步的出了房门,身上明晃晃的山文甲行走之间甲叶摩擦锵锵作响。

刘健看着李旭远去的背影,愣了愣,轻轻摇头自语道:“聪明虽有,但是却也莽了点。”

说完低头继续看起眼前的供状来。

刚才的供状之中,除了贼军的一些情报和动向资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俘虏们供出了三水县几家明确与贼军有勾连的人家,而且这几家在三水县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其中就包括王家和田家。

王家自然就是王主簿的那个王家。

根据俘虏交代,王主簿派自己家的管事王文龙在两天前赶到了被贼军大将赵彪占领的宁县县城,并送上了一千两银票的见面礼。

王文龙提出可以在贼军攻打三水县城时,由王家家丁趁乱打开城门放贼军进城。

甚至为了保险起见,王家还可以多联络几家乡绅共同作为内应。

条件就是贼军进城之后要保全这几家,而且要把李旭的性命交给王家处置。

作为回报,这几家将会在贼军占领三水县后捐献共五千两白银以及一千石的粮食来犒军。

这种送上门来的好处,赵彪没理由不收的,所以一口答应了王文龙,并且为了表示郑重,双方还立了契约,按了手印。

正因为有这些人做内应,三水县又是一个小县,赵彪才让最近收的心腹曹芳带着两千人马来攻打三水县。

更何况听王文龙说了三水县新任的县尉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娃娃的时候更是大笑不止,觉得这次来三水县就是捡便宜的。

这份情报就是曹芳身边那个大嗓门的劝降的家伙供出来的,他是曹芳的心腹,听曹芳说过这些,人又是个机灵的,所以记得很是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