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不死不休

数里之内,只有近两万人的沉重呼吸声以及双方战马不安的响鼻声,气氛凝重的简直能滴出水来,好像这片区域的空气好像被人抽走了一样,许多人有种喘不上气的感觉。

林逸看着对面丝毫没有一点退却胆怯模样的乡勇营,本来笃定他们会承受不住压力而主动后退的的一颗心渐渐沉了下去。

一炷香的时间转瞬即逝,若是时间到了,对方依然不肯让步,李旭也没有出现,那到时候自己真的就骑虎难下了。

如果下令撤军,那就代表着自己认怂了,堂堂平寇大将军,汉中侯林逸向一个小小的县尉,六品的忠显校尉认怂了。

那样的话,他作为一军主帅,作为羽林左卫大将军,作为宁国公最看重的嫡子,作为被先皇御笔亲封的“林家麒麟子”的一切荣耀和骄傲都将荡然无存。

那是他万万承受不起的,也是林家承受不起的,同样身后这一万名跟随他的将士也是承受不起的。

可是若是不认怂,难道还能真的下令开战?

即使他笃定自己麾下的一万大军能赢,可是这种赢又有什么意义?

自己是来剿匪平叛的,不是来跟地方乡勇营来火并的。

就算到时候屠尽三水县乡勇营,斩了李旭,那也毫无荣耀可言,而且还会彻底的得罪宋氏,为林家引来无数麻烦,掀起无数风波。

甚至还有可能因为两败俱伤而让贼军趁机卷土重来,进一步的引发边关局势的剧变。

这一切后果同样是他林逸无法承受的。

处于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林逸心中恨死了李旭,觉得自己应该听从父亲当初的话,早早想办法除掉李旭,否则断然不会有今日这种尴尬窘迫的场面。

林逸如此,林逸身后的那些将领和士兵也是如此。

他们本来鼓噪喧哗嚷嚷着要给对面的乡巴佬一些教训,可是当他们发现这些在他们印象中没有见识,胆怯卑微的乡巴佬们竟然完全无视他们的威胁,反而摆出针锋相对的姿态来,这让他们一下子陷入了集体坐蜡的境地。

说白了,三水县乡勇营只是拦在路上,没有光明正大的造反,没有主动攻击朝廷的平叛大军,只是挡在哪里而已。

所以朝廷大军即使再嚣张再跋扈,也没有合情合理的理由去斩杀他们。

这一战如果真的开打,不仅没有军功和荣耀可言,而且还有可能会让他们赔上性命,死了估计也没有抚恤金,甚至还要被天下人耻笑唾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