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肯定是魏军伏击了我们

本着一口咬定是魏人伏击自己从而减轻自己罪责的目的,林风在一些细节描述上免不了的就带有了主观偏向。

这些话在他逃回来的路上都不知道在心中演练了多少遍,所以说的自然是天衣无缝,娴熟自然。

林逸对这个同族的心腹大将还是很信任的,听完之后便吩咐他下去养伤休息了,倒也没有说什么治罪的话。

这让林风心中庆幸自己顺利过关,只要现在不追究,以后就算再追责,那也不会严重到哪里去。

他急忙拜谢告退,心中更加坚定无论是谁问起都要说成是被魏人所伏击的想法。

林逸屏退了左右,一个人站在中军大帐中,面对着秦国舆图沉默了半晌。

最终他的目光定在了跟延安府隔着一条黄河的晋地,那是赵国的地盘。

赵国也是当世大国,北接匈奴,南邻魏国,西边又与秦国以黄河为界,东边还跟齐国挨着。

赵国国土辽阔,大禹治水之后分封的九州之中的冀州之地几乎全部被赵国占据。

只是赵国虽然国土面积大,但是却因为山地众多,再加上常年与周边各国争战,所以地广人稀,论综合国力的话跟秦国相差不大,但是比起魏国和齐国来都多有不如。

周太祖驾崩之后,天下格局逐渐固定的这近百年来,秦国和魏国虽然战争不断,但是跟一河之隔的赵国也多有摩擦。

但是因为双方隔着宽阔的黄河,想要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大规模的渡河入侵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古代的军事条件下,大江大河往往成为天险,所以两国之间的冲突虽然频繁,但是规模却都比较小。

若是赵国想要入侵秦国,要么是向北进入漠北草原接道绕到秦国北部进入秦国腹地,要么是渡过黄河从魏国境内向西进入秦国。

这两个方向都不可能,前者作为宿敌的北元余孽不可能任凭赵国大规模的借道。

后者更是不可能,毕竟赵国和魏国之间也是没少打仗,而且假途灭虢的故事人人都知道,魏国君臣就是脑子再进水也不可能同意这种事情的。

而且这几年秦国和赵国虽然算不上关系多好,但是双方都互相派过使臣表达过彼此愿意和睦相处的愿望,不能给第三者留下可趁之机。

再加上之前从来没有收到赵国秘密向秦赵边境调集军队的情报,秦国黑冰台的情报收集能力还是很靠谱的。

沉吟半晌后,林逸将那支身份不明的敌人是赵军的可能性基本排除了。

如果不是赵人,那基本上可以肯定就是魏人了。

魏人如今正在边境聚集大军和秦军对峙,又支持怂恿高胡子叛乱祸害秦国腹地,所以魏国派出精锐军队协助高胡子贼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虽然林逸心中还有很多疑惑,按照林风所述,埋伏他们的魏军至少在五千以上,那么这么多的魏军是从何处潜入秦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