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贤王不贤

李旭听到当日的伏击一事竟然真的那个有着“贤王“之名的雍王有关,也是来了兴趣。

就好像影视剧里所有表面贤德的家伙最后竟然都是大反派一样,难道说这位雍王殿下的所谓“贤王“之称也不过是一个人设而已?

看李旭有兴趣,宋牧又大概跟李旭说了一下这位雍王的生平经历。

这位贤王是秦国先帝的亲弟弟,也是如今的秦国皇帝的爷爷,当年的那位老皇帝的最宠爱的小儿子。

其人长的俊秀不凡,做派又潇洒大方,而且颇有才名,更是能够礼贤下士,所以在朝野内外聚集了一大批的拥趸。

当时的老皇帝据说一直想要立这位雍王殿下为太子,但是却被当时的一大批臣子以“立长立嫡“为理由给坚决抵制了。

当时皇帝非常生气,态度很坚决,甚至还用廷杖打死了好几个反对极其激烈的臣子。

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朝野上下一片紧张。

甚至因为这件事还引发了新一轮的党争,因此被罢官被贬谪甚至被下狱的官员不知道有多少。

皇帝的狠辣也让臣子们的抵制更加坚决和激烈,数位内阁首辅都因为坚决反对而被撤职罢免。

虽然最后因为臣子们的坚决抵制和反对,雍王没有被立为太子,但是老皇帝也因此跟大臣们杠上了。

你不让我立我喜欢的儿子当太子,那我就谁都不立,看谁能扛过谁。

双方僵持了起来,所以秦国的当时的储君之位一直空缺着。

老皇帝虽然脾气刚烈,但是活的还挺久,一直当了四十多年皇帝。

结果本来按照礼法最有机会当太子的皇长子却实在忍不了了,勾连一群文臣武将起兵造反,准备逼宫。

皇长子毕竟也有一大批追随者,所以当时起兵造反之后声势还是很大的,许多州府都纷纷响应。

当时一度半个关中都落入了皇长子的手中,兵锋直指长安城。

皇长子当时打的旗号是清君侧,说是父皇身边有小人蛊惑,才是国本空虚这么多年,是祸国殃民之贼,所以自己才起兵正本清源。

老皇帝震怒不已,下旨给自己的其他儿子,谁能领兵平定皇长子的叛乱,就册立谁为太子。

本来老皇帝是想让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挂帅的,趁着这个机会刷一波声望,到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立为太子了,再也不会有人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