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分化瓦解

不过他努力让自己略澎湃的心情平静下来,开始思考在大军到来之前他还需要做些什么。

想了半天,才发现需要他做的并不太多。

如今城防已经彻底控制在自己手中,那几个非嫡系将领虽然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不过李旭有信心在起事的时候他们不会坏事。

退一步讲,他们如果敢坏事,李旭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在第一时间除掉他们。

除了手中的两万羽林卫,剩下的御林军八卫里面就是卫戍皇宫的龙骧卫和金吾卫建制是最完整的的。

其他六卫数次被抽调兵力已经弄得七零八落了,战斗力大打折扣。

而且这些卫的兵将只看见同袍出征却不见有人活着回来,这本身就足有酿成各种流言了。

在种种流言的刺激下,军心士气也基本上所剩无几了。

李旭觉得可以再派人继续刺激一下,让李阳派人针对性的散播皇帝准备跑路,要拿他们当炮灰的流言,让军心士气继续下跌。

等到到时候大战一起,这些人本就没有多少战意,一看对面的唐军这么生猛,崩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针对军队流言是这样,针对平民和权贵的流言又要各不相同。

平民对于谁当皇帝其实并不是特别在乎,只要新的君主能够善待他们,甚至不用做的多好,只要不比原来的君主更差他们都会表示欢迎的。

谁来了都要纳粮交税承担徭役,只要不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差那就是个好君主。

若是能稍微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好一点那就是明君了。

再稍微好一点,尧舜禹的帽子给你戴上也没问题。

所以针对普通百姓,流言的重点是唐侯爱民如子,只要大家不主动跟唐侯作对,等到唐侯这个唐太宗的后人入主长安城之后,不仅不会苛待大家,而且还会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让大家能过上好日子。

李自成之前能够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跟他提出的那句:“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后来老李自己打了自己的脸,但是前期这句话的杀伤力还是很强的。

至于权贵和官员,他们的利益点也不一样。

所谓权贵,基本上指的就是秦国宗室外戚以及那些跟秦国皇室绑定很深的勋贵。

这些人的地位和身份都是基于秦国皇室的存在而存在的。

一旦秦国灭亡,他们的利益是损失最直接最大的。

按理说这些人应该是面对外敌抵抗最激烈的那部分,其实却又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