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兴师问罪

虽然这么干明显不讲道理,是官府在耍流氓,但是这年代的官府讲道理的实在不多。

这一条的威慑性还是很强的,大部分人在被劝阻之后最终还是打消了跑路的念头。

不过也有少数人铁了心要走,那自然也就随他们去了。

对于富户和权贵官员,想要跑路的一律劝阻。执意不听还想闹事的,守门的羽林卫兵丁也不惯着他们,男丁一律抓起来,所携带的财产全部扣押。

罪名也很简单,随便按个投敌罪或者敌国奸细的罪名就拿下了。

和平时期作威作福,现在国难当头就想转移财产跑路,净想好事!

也有那聪明的,或者说自作聪明的,换上穷人的衣服,坐上穷人的车子,想要蒙混出城。

但是京兆府衙门和两县的衙役捕快都是地头蛇,分散在各个城门口协助羽林卫的士兵清查。

打眼一看,谁平日里养尊处优,谁平日里耀武扬威,基本上一个都跑不掉。

实在拿不准的,手伸出来一看就知道了。

一个个细皮嫩肉,一看都是双手不沾阳春水,还想装穷人?

对于这种,一律抓起来,财产全部抄没。

这几天羽林卫的营地甚至京兆府乃至长安万年两县的大牢里都快塞满了人。

甚至还临时在各个城内附近征辟了几座院子专门用来关人。

九门提督府后院的库房里堆满了贴着封条的大大小小的箱子,那都是抄没的财物。

因为这件事,御史台的言官们这几日跟疯狗一样疯狂的上帖子弹劾李旭,甚至连京兆尹宋牧以及长安万年两县的县令也捎带着弹劾。

罪名就是巧立名目残害百姓,搜刮财物,导致人心大乱云云。

甚至连宋牧也被牵扯进去,骂他识人不明,纵容害民之官导致京城大乱之类的。

御史言官们搞起的这波弹劾风潮,对李旭来说基本没啥影响。

他平日又不用上朝,这些弹劾的帖子都被宋牧给压了下去。

因为这些事情他也是提前跟宋牧报备过的,宋牧也是同意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