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听说乡下都是土房子,到处都很脏,我们真的要到乡下去住吗?”她还是更愿意留在省城,在马车上的这两天,陈梓澜不知道多想念她自己房间里软绵绵的床。

陈梓湘倒是觉得没什么,伸手拉住陈梓澜的手,安慰她道:“没事的,姨娘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要不然早就直接把他们丢下自己走了,既然愿意带着他们,肯定是会安排好。她偷偷听陈爷爷说过,姨娘是个有见识的女人。

两个小女孩嘀嘀咕咕说着话,靠在一起取暖,这一次的出行也让她们的关系紧密了起来。阿香在边上听着,心也安定了许多。要不是因为身边的人都是熟悉的,她早就崩溃了,有些恐惧男人的她这会儿呆呆地坐在边上,原本神色中的那些惶恐和迷茫散退了不少。

自从得知陈地主出逃将他们都落下了,老陈头是有事儿忙,心里头的伤都没机会表露出来。小祥是个随遇而安的孩子,聪明机灵,见老陈头事事有安排,心也是安的。倒是秦嫂,跟阿香是一样的,也有些凄惶。

秦嫂进陈家的时间不长,她是自卖自身,带着两个孩子,若不是有陈家,早不知道流落到哪儿去了。如今跟着柳明月回了乡下,她不怕日子苦,就怕没了庇护,会有她害怕的事情发生。

马车往前走着,很快就来旅店,将孩子安置好,让秦嫂带着阿香给他们熟悉,柳明月跟着老陈头往街上去了。

如今局势不算紧张,路上的男男女女都有,柳明月一边观察,一边跟老陈头商量。“村里头的卫生条件一般,主要添置些日用品,不过也不需要买很多,反正还会有机会来的。”至于以后票证制度出来了之后,又该如何度过,还有这么长的时间可以想呢。

回想起曾经跟着陈梓淳见识的各种手工diy作品,到时候实在不行,好歹能靠着这些知识想想办法搜集了自己做。

“除了买东西,最主要的就是打听清楚情况,我想着,这银柳镇就这么大,总该有人知道柳家村的事儿。姨娘也帮着想想,好歹是有个切入口。”老陈头本来是不想跟柳明月单独上街的,可旅店并不是百分百安全,孩子那么多,光是阿香和秦嫂两个人看着,他并不放心。

小祥除了要看着马车和车里头的东西,好歹还能搭把手。

“陈叔日后就叫我名字吧,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无论是您还是秦嫂,既然都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就不论主仆了。”这是她想说很久的事儿了,“至于柳家村的消息,要知道其实也简单,那边有个茶楼,听说店主就是柳家村的。”

算起来那人应该是她的祖伯,经营这茶楼也有些年头了,这些年,借着他的关系,柳家村的村民们在农闲时,多多少少能在城里头靠着零工挣些钱。

老陈头见她说得真诚,便也就应了下来,“也行,你的年纪能当我女儿了,你既然叫我一声叔叔,那我就托大叫你一声明月吧。”如今就剩下他们这些人相依为命,的确不应该太过讲究的。

至于打探消息,他不想让柳明月出面,“您还是到这衣料铺子去看看,买些结实耐用的棉布吧,那边就由我去。等会儿我直接去铺子找你。”他指了指边上那间店,自顾自地往茶楼去了。

柳明月不纠结,转身就走。

既然已经将这些事情都交给了老陈头,她便不想再干涉,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好好买买买,为之后的日子做准备。要知道,村里头的生活可跟城里大不相同,尤其是家里那三间土胚房,若是不好好打扮收拾,只怕那几个小祖宗得翻天。

想到旅店里头的那四个孩子,柳明月再次有了养儿的烦恼。

第四章

柳家村就位于银柳镇郊外,靠山,但是来往于镇上还算是方便,只不过没什么事儿,大家都不爱往镇上去。加上村里头的人过日子,大多数都是自给自足,每年也就赶集的时候会去凑凑热闹,平日里可都不爱出去,生怕乡下人受了欺负。

柳明月一行人在镇上休整一日,就带着满车的行李直奔柳家村了。

老陈头已经将柳家村的情况都打听清楚了,尤其是如今的村长的习性和日常的作风等等,有了这些作为前提,他心定了好多。跟柳明月一起给孩子们乔装打扮,将过于奢华的东西都丢弃掉,换上了新买的普通衣裳,配上这一路奔波导致的疲累,倒是一点儿不显眼。

几个孩子的不安随着跟柳明月的同吃同住,倒是消弭了不少。至少他们都已经很肯定一点,那就是柳明月的确没有想要丢下他们的意思。

一路往柳家村走,人烟渐渐稀少,农田里头的稻子刚刚收完,第二茬还未种下,农人们在地里头忙活着,那弯下的脊梁,汗湿透的背影,崎岖的土路,形成了他们对柳家村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