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生若只如初见

贵文到家后直奔温博然的院子,出乎意料扑了空,问了门房的来财叔,才知道原来温老爷带着温博然去拜访刘夫子了。他也没有在意,将自己刚刚搜集到的消息都在脑子里过一遍,谁也没讲,默默吃了午饭,然后在书房等着少爷回来。

那边刘夫子见了温家父子俩,很是关心了一番,他对这个关门弟子还是很看好的,资质不错,家世背景都还行,哪怕不能一鸣惊人,好好经营奋斗,会有一条坦途。

当初他受好友的邀请在青杭镇住下,在他的介绍下去了书院任教,认识了温博然的外公李明启。在温博然尚未考上秀才的时候,就看中了他的资质,将人收到了门下。后来温博然顺利过了童生试再过院试,成了一名秀才,就正式到他任教的书院读书。

才短短两年时间,他会让温博然下场,也不过是希望他能够借此好好增长见识。等再过三年,想来积累足够多,也能顺利过了乡试。

他如今才十五岁,等三年后也不过十八,十八岁的举人,放在文风鼎盛的江南并不出奇,但是在这青杭镇还是能够拿出来看看的。更何况,刘夫子觉得温博然的前程远不止此,甚至都不用在等三年,一鼓作气进军会试,肯定能有好结果的。

到时候如果能够排名靠前些,混个小官从头奋斗,也算是一条不错的路子了。

温老爷对刘夫子那自然是十分尊敬的,对方是两榜进士,当过一段时间的县令,后因为官场倾轧辞官回乡。偶尔温博然也会想,就他先生这样的学识和情商都混得如此下场,他这样的又如何能有不一样的出路。

只是这样的想法仅仅是放在心里,从不敢拿出来明示于人前。他年岁尚小,还有很大的努力的空间,且将此当作是警示,提醒自己不可自满。

温老爷自然是要与刘夫子寒暄一番,两人交流了许多消息,等他们歇歇喝茶的时候,温博然才跟刘夫子报备自己接下来的打算。也是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计划,才在先生的宽容下继续放假,他要好好利用这几天的时间,熟悉了自己的身份,融合原身的所有记忆,等再回书院。

当然,还得好好打听今早见到的人到底是不是李香香,毕竟等他到了书院,繁忙的课业袭来,他应该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关心其他。

这时候的科举无异于曾经过独木桥似的高考,他的的确确是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的。

回家后,温老爷有事儿要出去应酬,他独自回院子,就看到在廊下等着的贵文,示意他跟自己一起进入书房,让贵武在门口守着。

虽说他的院子平时很少有人直接进来,可这事儿毕竟是不能大肆宣扬的,还是小心谨慎些的好。很显然,贵文也是同样的想法,即使只有两人同处一室,门口还有人守着,但他还是凑近了温博然才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和盘托出。

“少爷,我打听过了,是李知府家的内眷,估计您看到的是他家大小姐。”贵文小心翼翼瞄了一眼自家少爷,才继续说道:“李知府是李家嫡枝,那位大小姐的母亲是他的第一任妻子,也是咱们青杭镇的人,因病早逝,后娶的这位似乎家世挺好的……”

可想而知,这位大小姐的生活并不会很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