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积跬步以致千里

新的一年到来,温博然难得放下了书本,投入到年节的氛围中去,每天跟着父母,成为他们的小帮手。年前已经将所有账本都看了一遍,新年期间,温老爷挺忙的,得到处去看看,除了巡视生意之外,还有就是做新一年的规划。

温夫人当然也是如此。

她出嫁的时候可以说是十里红妆,家里就她跟哥哥两个孩子,父母恨不得把所有的都给他们背上。加上李家的这个书院本就是几代传承下来的,桃李满天下称不上,但出了不少厉害人物,稍稍回馈都足够李家人温饱无忧了。

李清雯跟着父兄读书习字,本就不是养在深闺不知世事的女孩儿,她带过来的陪房也有擅长经营的,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早就不是当年的模样。

不过她并不喜欢做生意,赚了钱之后,都是囤地。庄子一个接一个,从茶叶到果子,各种经济作物,在老农的带领下,买人,培养,分配,有一套成熟的流程,也为她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温博然如今的庄子就是他考上秀才那年温夫人特意奖励的,占地千余亩,还带了个小山头,出产十分丰富。连同庄子里的擅种植,擅养殖的都是温夫人培养好的,转手给了温博然,每年的产出大约能有将近三百两。

当然了,当年他考上秀才,温老夫人也有所表示,温博然那一匣子的金稞子,有一半是来自老夫人的私房奖励。

十五一过,温博然重新回到书院,跟着刘夫子继续学习。三月一到,书院果然公布了消息。由李清霖带队,一共三十个人,到州府的启智书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交流活动。从书院到州府,路上大约需要花费三天时间,来回不算在内。

“博然,果然有我们!”刘世凡看到了公布栏上的名单,不管围观的人莫名其妙的眼神,径直跟温博然搭话,“我都准备好了,虽然我爹不去,但是你舅舅在,也不用太愁。可要记得,我们说好了要一起住的,不许半路变卦!”

说着,他将手搭在温博然的肩膀上,一副哥俩好的模样。

如果是先前倒也罢了,因为一直以来持续不断地锻炼,温博然已经长高了不少,如今的他比刘世凡高出了小半个头,为了能搭上他的肩膀,刘世凡还踮高了脚,别提多别扭的姿势了。

“行了行了,我肯定记着的。”温博然说着,将他的手从自己的肩膀上拉下来,“说话就说话,不要拉拉扯扯的,不成体统。”眼看着人越来越多,他讲刘世凡拉着离开了原地,乙班入选的人并不多,他们两个走后门的,还是不要在这儿招人嫌了。

虽然温博然并不觉得这是新需要愧疚的事情,上辈子他也常常会被诟病说自己走后门,可事实上,他进入公司的时候只是个小小的业务员,每个月八百块的工资,能一直往上爬到总经理的位置,靠的是他自己的本事,而不是舅舅的关系。

因为早有准备,温博然回了屋子就让贵文去安排了。时间挺紧的,他自己就不回家了,趁这个时间,好好地跟同行的人培养下感情,总不能到时候一直就只是跟刘世凡在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