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918远东战云 斯文暴徒 1138 字 2022-08-30

不过在美国历史上,两党也不是没有达成过共识,相反,他们曾经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都奉行了几乎同一种经济政策。

这件事的起因还要算在胡佛总统的前任柯立芝总统的身上。

柯立芝上任之后用“自由放任主义”来刺激经济。所谓的自由放任主义指的就是放手让商人自由进行贸易,反对政|府对贸易进行干涉。

正是因为柯立芝的这种政策所以才给美国带来了“柯立芝繁荣”或者说“咆哮的二十年代”。

但是!

凡事有利就有弊,自由放任主义确实能在短时间内让经济快速的增长,但是弊端同样明显,那就是市场必然会有波动的风险。

果然!

到了胡佛总统时期,波动出现了——大萧条!

胡佛总统起初确实坚持了他们共|和党人一直以来的主张。但是到了1931年左右,胡佛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胡佛抛弃了他们共|和党人的那一套,开始尝试使用民|主党的大政|府主义来干涉市场经济。

甚至,包括罗斯福新政的施行者们也都承认过,他们的罗斯福新政其实就起源于胡佛。

最典型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罗斯福新政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以工代赈。那么,在大萧条期间最大规模的以工代赈是什么呢?

是1931年3月开工的胡佛水坝工程!这个工程有多么宏伟应该就不用介绍了吧?

而且,关于到底是胡佛还是罗斯福拯救了美国?这件事恐怕还有那么点值得商榷的地方,这点在baa利率上反应的特别明显。

baa利率是较低评级的企业债利率,对经济景气程度更加敏感。

当经济差的时候,利率走高,因为没有人愿意在经济差的时候借钱给不太好的企业,经济好的时候,利率走低,因为好企业不需要钱,或者利息太低,大家愿意去追逐利润,轻视风险。

从baa利率上来看,大萧条的拐点发生在1932年5月,那时候是胡佛在任的时候。而罗斯福新政发挥作用却是在1934年6月。当然了,单一数据分析可能并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