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正本清源!(我叫加更)

1918远东战云 斯文暴徒 1130 字 2022-08-30

同样是大中华圈之中的国家,为什么像越南、朝鲜这样的国家之中就没有诞生所谓的“武士”文化和什么“工匠”文化?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日本仗着自己跟中华的联系并不特别紧密,所以对中华文化做了一定的选择性学习和篡改。

中华文化有一点是其他文化都没有的。

这一点可以用两句名言来体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简单来说,在中华文化之中百姓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自身阶级的跃迁的。

虽然这很困难,尤其是在士族地主阶级当道的年代,这种跃迁很难完成。

但是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这种难度在不断降低。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明朝中后期那种,江浙地区的商人和清流达成了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精英教育,让江南地区的平民百姓再难接受好的教育,使得教育和科举成了有钱人把持的游戏。

但是在唐初之后的大部分时间,百姓实现阶层跃迁的难度是在不断降低的。

这种趋势在同为大中华文化圈的越南和朝鲜也有一定的体现。

可是在日本就不一样了!

日本学习中国并不是民间自发的行为,同时日本民间和中国民间交流的难度更大,这就给了日本上层人士重新解读中华文化的机会。

中华文化传入日本之后,日本的上层人士根本就没给日本人改变阶层的机会。

甚至,他们都没给自己留下机会。天蝗永远是天蝗,贵族永远是贵族,谁都别想改变自己的出身和阶层。

但是!

他们却给别人留下了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

实际上,这个机会也是他们无意中留下的,是千百年来阶层固化的结果。

假设一个人,从他八辈祖宗开始他家就是贵族,他家的银子堆山码海的怎么花都花不完。那他吃的寿司跟一般人,甚至一般的有钱人吃的能一样吗?

那自然不能一样啊!

所以,当阶层固化的时间足够长之后。那些世代尊荣的贵族自然就开始需要一些技艺超群的人,来为他们生产别人连想都很难想像的奢侈品。

同样的,这些拥有超群技艺的人也会受到贵族们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