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再返安北都护府

韩轼叹息一声。

“不过这也已经足够了!”

徐岳山说道。

“王爷你要离开?”韩轼看徐岳山的样子是要离开长安。

“嗯,我已经上交兵权了!”徐岳山跟韩轼说道。

“啊?王爷您为何如此糊涂啊?”韩轼不明白徐岳山为何要上交兵权,没有了兵权,徐岳山在朝堂之上可就没有了威严。

“没办法,如果想要让徐昱执掌关内道兵权,我必须要上交兵权。”徐岳山跟韩轼说道,霍太后不相信他徐岳山。

“这是交易?”

韩轼也明白过来。

“没错,太后担心我徐家拥兵自重,不过也没什么,想要获得就要有放弃,没有了兵权,反倒是更好无官一身轻,大周如何与我无关了。”

徐岳山说道,他们徐家为大周付出了很多,也是时候停下来了。

当年太宗皇帝对徐家的知遇之恩,徐家早就已经换完了。

“这?”

韩轼觉得真的是亏大了。

张巡死了,徐岳山交出兵权才拿下霍家,这次可真的是亏大发了。

“现在的大周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周了。”

徐岳山跟韩轼说道。

徐岳山离开长安。

次日霍太后将关内道的兵权交给了徐昱,命令徐昱执掌关内道兵权,有调集大军的权利。

“太后圣明!”

众人高呼起来。

“诸位爱卿平身吧!”

霍太后让众人平身。

“太后,微臣有话要说!”韩轼这个时候突然站了出来。

“将军有什么事情吗?”霍太后看向韩轼。???c0

“太后微臣年迈,想要告老还乡,还请太后恩准!”韩轼拿出了自己的辞呈,他决定辞官归隐。

这一次他真的想通了。

大周已经不是他们几人能救下来的,索性自己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好好的安度晚年,过几天好日子。

“辞官?”

大家看向韩轼,谁都没想到韩轼竟然要辞官。

“张巡去世了,韩轼难道你也要走了吗?你们难道真的不管这朝堂了吗?”霍太后质问韩轼。

管?

韩轼心中苦笑,他们能管得了吗?

霍太后一味的包庇霍家,他们根本就管不了,张巡甚至为此断送了性命,韩轼觉得没必要在管下去了。

“太后,微臣年迈,已经不复当年了,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了。”

韩轼说道。

不是他们不管,而是霍太后不让他们管,既然如此他们不管了便是,张巡死了,徐岳山交出了兵权,贺愈被赶出了长安城,当年的几人之中也只有他一个人了,现在他也应该离开了。

“既然你决议如此,哀家便成全你吧!”

霍太后同意下来。

“多谢太后成全!”

韩轼感激的说道。

韩轼里来朝堂,整个朝堂突然之间给人一种空空荡荡的感觉,没错,就是空空荡荡的感觉。

张巡和韩轼不在了,总是给人感觉少了什么东西。

早朝退下。

“哎,从今天起,霍家恐怕是要更加的变本加厉了!”

一名官员说道。

“明日我们也辞官吧!”一人叹息一声说道。

“为何?”有人不理解他这个官员做的好好的怎么突然之间就要辞官离开,难道也是效仿韩轼。

“我们先前就和左相和大将军走得近,我们一直反对霍家,现在左相和大将军都不在了,霍家只手遮天,我们若是继续在这里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

此人淡淡的说道,他们的保护伞没有了,他们已经暴露在霍家的屠刀之下。

听着面前此人的话,不少人都觉得确实是如此。

现在没有人能抗衡霍家,他们如果不离开很有可能会被霍家杀掉,既然如此何不此时明哲保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霍家。

“太好了!”

霍童高兴的说道。

张巡死了,韩轼辞官,徐岳山交出了兵权,贺愈被赶出了长安,能和他们霍家抗衡的这几人都没有落下一个好的下场。

现在整个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人可以和他们霍家抗衡了。

“大哥,这可是好事情啊!你为何闷闷不乐?”霍童好奇的问霍青,怎么这样的好事情面前,为何还要如此的闷闷不乐。

“你可知道徐岳山交出兵权的交换是什么吗?”

霍青问道。

“什么?”霍童问道。

“就是要我霍家离开朝堂。”霍青跟霍童说道,这才是他担心的事情。

离开朝堂?

“不,不离开!”

霍童摆手说道。

“我们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怎么可以离开,现在我们霍家已经没有对手了,我们为什么要离开。”

霍童严肃的说道,就算是离开谁都离开,他不离开。

“我也不想离开,但是这件事情必须要想好办法。”

霍青看向霍童说道。

一个眼神,霍童立即明白过来。

“你的意思是我们还是要从关内道入手?”霍童明白过来。

“没错,如果徐昱无法来长安,就没有人证明我们的罪行。”霍青起身说道,他们一定要把徐昱留在关内道。

“我明白了,这件事情你放心吧,我亲自去一趟关内道。”

霍童严肃的说道。

“好,你过去我放心。”

霍青点点头,霍童办事至少比霍克稳重很多。

霍童离开长安前往关内道。

数日时间,徐昱带着宁朔军几次交战,奈何败多胜少。

“大人在这样下去,我们恐怕就真的要坐以待毙了。”宁方跟徐昱说道,宁方来的时候那里知道他们会陷入持久战,所以也没有带多少东西,现在他们的粮草军械都开始紧缺起来。

“撤!”

徐昱想了一下决定再次撤离。

“撤到哪里去?”

徐昊问道。

他们现在一直在撤退,要是在撤下去,距离夏州可就越来越远了。

他们的目的是南下长安,而不是北上匈奴。

“去安北都护府!”

徐昱严肃的说道,他相信霍克,苗成,慕容山他们绝对想不到他们会去安北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

大家看向徐昱。

“没错,目前看来,安北都护府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安北都护府乃是丰州主城,城墙高耸,易守难攻,而且安北都护府囤积的粮草和军械足够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等到朝廷的决断。”

徐昱跟大家开始讲解情况。

听着徐昱的话不少人开始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我觉得可以。”

薛典点点头,安北都护府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那我们就听大人您的。”

众人听从徐昱的安排,大军立即朝着安北都护府前往,数天时间过去,霍克和苗成等人开始有些好奇起来。

因为他们在这几天没有看到徐昱他们

“徐昱怎么如此的安静?”

霍克说道,以前徐昱都是寻找他们的薄弱点主动出击想要突围出去,但是这几天徐昱却出奇的安静。

“对啊,我也觉得有些不对劲。”

苗成说道。

“徐昱是不是放弃突围了?”慕容山猜测道,他觉得徐昱或许是放弃了突围,这几次的突围,徐昱都没有得到什么便宜,是个聪明人就明白这样突围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好处,一定会选择别的办法。

“不可能吧!”

霍克说道。

宁朔军的粮草应该已经不过了,徐昱还敢和他们僵持下去?他要是徐昱,他一定会想尽办法突围,不然越拖下去对他们越不利。

“我也赞同公子的想法,徐昱他们的粮草,军械都成了问题,现在应该已经耗尽了,这个时候徐昱耗不起了,他是最急着突围的人,不可能去找别的办法。”苗成觉得徐昱还是会突围出来。

“那如果徐昱的粮草和军械充足呢?”慕容山询问道。

苗成听完顿时笑了出来。

“哈哈哈哈,这一个你多虑了,宁方支援徐昱的时候没有想到会和他们僵持下去,所以没有带多少粮草和军械,除非徐昱他能找到新的粮草和军械。”

苗成笑着说道。

“不好。”

霍克在听了苗成的话突然站起身。

“我知道徐昱他们去了哪里了!”霍克突然说道,苗成和慕容山立即看向霍克,想要知道霍克到底想到了什么。

“那里?”

苗成询问道。

“安北都护府!”

霍克说道。

“对啊!”慕容山一拍手,心说他们怎么就没有早点想到这一点,徐昱现在缺少粮草,他一定会去想办法筹集粮草,而安北都护府是最好的选择。

安北都护府乃是丰州最大的城池,里面有屯粮,军械。

“不会吧?”

苗成淡淡的说道,如果徐昱去了安北都护府,那么情况可就危险了,宁朔军等于是有了粮草和军械。

“立即派人前往安北都护府了解情况,苗成你带着五万人马前往安北都护府,慕容山你负责坐镇此处。”

霍克说道,他们现在必须要抓紧时间行动起来。

安北都护府。

徐昱看着城门。

“没想到最后还是回到了这里!”徐昱笑着说道,算上这一次他可是第二次来了。

上一次来的悄然,走的悄然,这一次他来的可不是悄然。

“裴褚徐昊上前叫阵,务必要在日落之前拿下安北都护府!”徐昱让裴褚和徐昊上前叫阵。

“遵命。”

裴褚和徐昱不敢耽误,立即带着人冲上前叫阵。

城楼之上,也有不少守城兵士,看到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他们过来,众人也是纷纷惊诧。

“这是哪路大军啊?”

有人问道,丰州的镇北军和经略军他们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看面前这个大军怎么感觉有些陌生啊。

“不知道啊。”

一人挠着头,一脸好奇的回答道。

“快去通知将军!”

有人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突然出现如此多的兵马,必然是要发生什么大事情,他们必须要禀报将军。

“将军不好了!”

“什么事情这么着急啊?”守城将军班固看向跑进来的人淡定的询问道。

“将军,外面来了一大堆兵马,少说有两三万人,将军您还是赶紧过去看看吧。”兵士见到班固一脸淡然的样子,立即将外面的事情告诉班固。

“两三万人?”

班固也是愣了一下。

“没错。”

兵士点点头。

随后班固反应过来“没必要大惊小怪,看来苗成他们成功了,应该是经略军或者是镇北军来了,他们来了就打开城门。”

班固非常自然的说道,觉得一定是苗成他们凯旋而归。

“不是啊将军,他们的穿着不是经略军也不是镇北军。”兵士回答道,如果是经略军和镇北军的话,他们就没必要过来请示他了。

“不是镇北军和经略军?难道是耀武军?不可能啊,耀武军怎么可能来我安北都护府,他们应该去胜州才对啊。”

班固皱起眉头说道。

“你们看清楚了吗?”

班固想了一下继续问道,万一是看错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