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页

胤祚不知道康熙在想什么,就解释得清楚一些,最终总结道:“把滴血认亲作为辨认亲父子的唯一依据,容易造成冤假错案。”

康熙轻轻地弹了一下胤祚的脑门,没好气地说:“朕的臣子还没这么糊涂。”

胤祚算了算,自从自己坐上这两条大腿以后,又是被揉,又是被捏脸,还得被弹脑门,被接连欺负了三次,当即跳下去跑去太子怀里。

太子许久没和弟弟好好亲近了,御书房也没其他人,他就当着康熙和梁九功的面和胤祚贴贴脸,蹭了几下。

曾几何时,他对胤祚的亲近行为还会红个脸红个耳朵,这会儿已经能够面不改色地主动做了,变化不可谓不大。

胤祚还是很高兴有这种改变的,在太子的侧脸上吧唧一口,“太子哥哥,我想你了。”

亲脸这种事,太子还没法当着他人的面做,就只贴了贴脸,“二哥也想你了。”

康熙看得眼热,偏偏他先前手贱,把臭小子给惹毛了,不太好意思重新揪回来,就把先前的话题继续说下去。

“这世上亲父子长得不像的终归少,可以通过面容上的相似辨认一二,再辅佐以滴血认亲的技术。”

“有县令还办过这样的案子,一对妯娌都说孩子是自己的,当堂争夺起来,拉扯孩子,最后县令把孩子判给了最先放手的那位母亲。”

胤祚稍稍一想就懂了,“因为亲生母亲不舍得孩子受伤。”

康熙:“没错,其实已经有不少人对滴血认亲提出疑义,真正办案之时也不会全靠这个,你写的这些只是更加佐证滴血认亲不靠谱。”

胤祚只是受到电视剧的影响,很多古装剧里只要看到两滴血相融就认定是亲父子,以为清朝也是如此,是他被电视剧误导了。

“那汗阿玛把化学和物理教材带回来是为了什么?”

康熙:“藏书。”

胤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