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页

柱子又问:“什么时候得来的?”

许三沉默了一下,“一年前。”

这个答案让柱子和魏桦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

一年前得到的招贤令,却一直不曾来,也不知道是什么让他改变了主意。

柱子担心许三来者不善,但许三是江南人士,如果要派人做背景调查,一来一回估摸着得耽误两个月,他找不到借口让许三在皇庄平白呆上两个月,还不引起怀疑。

许三知道这个时间点不好,实话实说道:“拿到招贤令后,我并没有动心,只是看着六阿哥做出的许多事,这才一路赶来,边看边听。”

也就是说,他怕外面有关六阿哥的事都是假的,必须用自己的双眼亲眼所见,用自己的双耳亲耳所听,收集多方信息再做出对应的选择。

柱子稍稍一想,便决定先把人留下来:“你擅长什么?”

许三:“我是江南人士,祖祖辈辈都种水稻,我这儿有一种亩产三石多一些的水稻,还请你交给六阿哥过目。”

说着,从包袱里拿出一个木盒,里面用干草铺着,装着几根晒干的水稻。

大清目前的水稻亩产量大约是两石,多的也就三石,能比三石多,已经是不小的成果了。

魏桦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直接抢了这个活,跑去找胤祚。

胤祚看着还算饱满的稻穗,想想这个亩产量,确实有些心动,便跟着魏桦一起去了。

见到许三的第一眼,胤祚就知道这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晒黑的皮肤,粗糙的双手,还有粗大的手指关节,这些都是庄稼人的特征。

“许三,三石多的亩产量是需要精心照顾吗?有用过我卖的肥料吗?”

许三摇头:“这是我们分给普通百姓种出来的水稻计算得来的亩产量。”

大清的一石大约是一百八十斤,三石意味着亩产量五百四十斤,而现代的水稻亩产量在一千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