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

因为城中军队不肯退却,使得周围一些百姓也赶了进来,一时间整个宁远城中便有了近七万的人口,虽然真正能一战的还是那两万许明军。

人一多,城中粮草的消耗便大了起来,看着粮仓中的存粮越来越少,袁崇焕的脸色开始凝重了起来,看来高第真的打算不再将粮草调派到宁远城来了。如果这样下去的话,都不用金兵前来攻城,光是饥饿,就能催垮这座城池了。

“逸之,现在我们可陷于两难的境地了。若是现在退军的话,若让建虏知道了消息追杀上来这些百姓可就有难了。但若不退军,只怕我们也支撑不了几日了。”袁崇焕很是为难地看着眼前的粮仓说道。

唐枫也很是心焦,半晌后才道:“我看如今只有从他处征调粮草了。”如今的他对高第可没有任何的幻想。

“这谈何容易啊,先不论从哪里运粮食来,即便有粮食也要经过高第所在的山海关,而金兵一旦攻城的话,恐怕粮草也运不进来了。”袁崇焕不无丧气地说道。

第147章 备战

听他这么一说,唐枫也没了主意,他只得安慰地一拍袁崇焕的肩膀道:“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一心为国,苍天必然不会待薄我们,看着我们困守孤城饥饿而死的。”以前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唐枫是不信鬼神的,可经过灵魂穿越转世之后,他却知道这些说法还是有的。但是进士出身的袁崇焕对此却是将信将疑,为了不惹起城中军民的慌乱,他才没有再说什么。可他的心里却已经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了,毕竟数万人的生死系于他一身,可不是光凭一句为国守边就能遮掩过去的。

其实历史上袁崇焕之所以强自守在宁远是为了救那些还来不及逃走的百姓,或许当时的他也没有多加考虑。可现在的情形终究是有些不同了,他们尚有时间撤走,虽然对高第的这个决定很是不以为然,可在无奈的现实面前他也无法一意孤行。

两人在城中各处巡查了一番后,唐枫便单独走开了,他必须静上一静,仔细想想历史上的宁远城是靠着什么守下来的。这么一面想着,一面信步而走,唐枫不自觉地就来到了宁远城的城南,看着城墙后面浩瀚的海面时,大半年前自己与孙承宗的对话跃入了他的脑海:“那若敌人不打而是围困呢?要知道这城池在此地可是孤城啊,若建虏铁了心只是围城,将我城中军民困死其中,你又待怎么办?这城里的军粮可并不充足啊。”这是孙承宗当时所问的话。

“大人你忘了下官之前提到过这宁远城的南首靠着海吗?这便是这宁远城得天独厚的所在了,也是可以坚守的保障。建虏的骑兵虽然厉害,但是他们总不能跑到了海面上去,到时我辽东的人马只须通过船只,便能将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送到城里来,即便是敌人围城再久,也无法让我守城的将士心慌的。”这是自己当时的回答。

几个月过去了,唐枫因为要与王化贞斗,要坚持守城,所以便将之前所说的话给忘记了,但当看到这里的海面时,他却记起了自己之前就有的打算。“对,就是从海面上将粮食运了过来!到那时,便是金兵围城一年,我们也不必担心了!”想到这里,唐枫皱了多时的眉头终于松了开来,他立刻转身,就往城中走去,去将这个对策告诉袁崇焕。

“你是说通过海运将粮食从他处运来?”袁崇焕在听了唐枫的话后也是精神为之一振,眼看着已经没有了办法,却又多了这么一条对策,如何能使他不喜。

唐枫点头道:“不错,只要能说动朝廷,从他处调粮由海上运来,我们宁远城便不会缺粮了。即便金兵将我们困在这里,也无法派兵去到海上进行拦截!”

“这倒确是一个能解缺粮危机的好办法,只是朝廷如何肯信你我之言呢?”袁崇焕在喜悦之后,却又想到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的确他们这么做完全是在抗命,朝廷如何能信了他们的话呢?高第到时候一定会向朝廷奏禀此事的。

这一点就不是通过某些历史事件就能解决的了,因为现在的情况已经有些变化了。但是唐枫却已经有了应对之法,他一笑道:“那就得借助孙大人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了。我们只要着人赶去京城,将辽东的局势和难题转告孙大人,让他在京中为我们筹谋,我想以孙大人在朝中的威信以及皇上向来对他的信任,此事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