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页

“既然如此,那朝廷为什么还要削去我的官职呢?我宁可朝廷降我去做辽东的一个小吏去戴罪立功,也不想就此离开那里啊。”袁崇焕似乎因为这一句话而有了些生气。

看他这么说,唐枫只有一声苦笑了,他居然到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吗?怪不得在历史上,袁崇焕会死得那么惨,他根本就不懂得为官的险恶,只当自己能打仗就可以了。当他犯下了足够多的错误的时候,就是他的死期了。看来自己有必要好好地点醒他了,这样或许在经后他再为官的时候就能懂得一些。

有了打算,唐枫才道:“你当皇上罢了你的官是为了惩罚你吗?不,恰恰相反,皇上是为了保你啊。你可知道,前段时日朝中多半人都认为你犯的乃是死罪,该当处斩,可皇上因为爱你之才,才力排众议只是革了你的职,将你遣回原籍而已。”

“这……这话是怎么讲的?怎么会有许多的朝中大人要杀我?”

“因为你的光芒太甚,立的功太多,已经让那些无所作为的大人们开始担心自己的地位了。一个同进士出身的官员,在短短的几年间不但手握辽东十数万军权,而且屡立大功,那些人难道会不嫉妒吗?另外,在你所在的辽东,你也得罪了太多的人,这一次正是因为那里有人上书弹劾,才能最终定了你的罪!”

“什么?竟有这事?是什么人在背后做出这等小人行径!”袁崇焕闻言怒道。

“是什么人你现在根本不必去关心了,你应该好好想想的是你究竟做了什么错事,才使得朝堂上和身边都是要与你为难的人。”唐枫叹了口气道:“你在当上的辽东经略后,可能做到象孙大人那样的让所有人都心服?可能做到对麾下的将士一视同仁?只要你做不到这一点,在你的身边出现一些暗中对你不满的人就很是正常。”

“我……”袁崇焕张了张嘴,似乎想要分辩什么,最后却没有说出话来。他不是笨人,只是不屑去理会那种事情而已,可现在看来自己以前不屑的事情却是致命的。这让袁崇焕的心里顿生了一种无力之感,他开始觉得自己落得现在的下场不是太冤枉了。

见他似乎已经懂了一些,唐枫便又道:“知错能改,就还有机会。皇上已经暗示过我了,或许在过上几年,等到此事淡忘之后,朝廷还是会起复你的。希望到时候元素兄你能一改往日的作风,真正能象孙大人一样为国效力。”

“我懂得了,多谢逸之你的提点。”袁崇焕深深地点了点头,不过今后他会不会真照着唐枫所指的走,却不好说了。

两日之后,袁崇焕离开了北京,返回了广东的老家,送行的也只有寥寥几人,其中还有几人是看着安平侯的面子才来送他的。

蒙古人也没有因为大玉儿等人的事情而起什么事端,金国因为先为大明所败,又为蒙古人入侵而国力不继,短时间里不敢再犯中原。就此,大明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内外之事后,开始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道路,至于唐枫则继续做他的逍遥侯爷,直到那一年,那些事情相继出现……

第571章 天灾酿人祸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经过了三年,时间来到了大明崇祯四年。在这短短的数年之间,大明朝的内部又闹出了许多的事情,却是唐枫无力把握的,即便他现在已经贵为了安平侯,在北京城中声名显赫。他可以在前些年里联蒙抑金,可以在阉党依旧把持着朝政时悍然将他们铲除,但有些东西却是他所不能控制的,比如天时,比如人心。

就在这短短的三年中,大明各地灾难频任,先是在崇祯二年的七月间,大明的税赋重地之一,也是唐枫故乡的浙江,因为大风海潮的缘故,嘉兴、绍兴等地俱都遭了灾,然后又是大雨连绵城中几可行舟。最后上报朝廷的是山阴、会稽、萧山、上虞、余姚等地被淹身亡的百姓达万数,而遭难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好在朝廷在一年的励精图治之后稍有振兴,连忙发银和运粮救灾,再加上之前唐枫在浙江的那一次杀戮,使得当地官员心有余悸不敢再打赈灾银两的主意,所以一时倒也不虞出现什么大的问题。但是这却只是整个崇祯朝灾难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