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页

第636章 各方反应

大明崇祯十年十月二十二,即位十年的崇祯帝朱由检驾崩,在对外的说法里是操劳过度,暴病而终,可是有心人却知道并不是这么一回子事。因为在他死去后几日,皇宫大内有多半的宦官或被捉拿下狱,或被杀,宫里宦官十不留一。而刚刚才重新组建的东厂更是一夜之间风流云散,这更是说明了崇祯之死的不一般。

但大家的目光显然并不曾放在这些阉人的身上,而是更多地放在了朝局的变动之上。崇祯朝群臣中的两大首领温体仁和周延儒,在新帝即位后不到两日就被定了重罪,推到菜市口给处斩了,其罪名乃是结党营私,贪污纳贿。为了说明确有其事,官府还抄了这两名官员的家宅,从中抄出了数十万两白银的家财出来。不过有一点却并不曾得到证明,朝中除了他们两人外,其他官员都没有被问罪,这样结党营私一事就有些矛盾了。

但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必经之路而已,此二人的被杀不过是代表着一股新势力的崛起而已。这股新势力其实大家都不陌生,正是前些年锋头极健,直到三年前才突然消失在大家视线里的安国公。没想到在沉寂了三年之后,他一出手就夺得了朝廷的最高权力,更传闻连当今皇帝都是他扶植上位的。

民间另外有一种传言,说崇祯帝之死也与唐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能是他命宫中的太监暗杀了皇帝。正因为他想要杀人灭口,所以那些宫里的宦官和东厂的人才会被连续被杀。不过这种传言只是在民间暗自流传,没有一个官方的人敢将之拿到桌面上。

唐枫早已经撒出了大量的锦衣密探,对各地进行监视。虽然他不喜欢用特务政治,但非常时候当行非常之事,现在自己的脚跟还没有完全稳住,辽东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一定不能出现太多的反对声音。

这时候就显示出锦衣卫的强大力量了,短短几日里,就有不少人被暗中捉拿,这使得其实是真相的谣言很快就消失了。而各地官员对朝廷的这次变动并不是太过上心,他们只求能保住自己现在的权益,至于朝廷由谁来做主,只要不和自己为难,他们还是可以接受的。

在得知了各地官员的反应之后,唐枫稍感心安。北京城里可以说是大局已定,在三大营兵威所压,以及有温体仁、周延儒两家数十口的前车之鉴,即便有人真心存不满也不敢说出来了。

另外朝中的格局也发生了大变化,原来一直是文高武低的形势陡然发生了彻底的颠覆,朝中武将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此一来,拥护唐枫的武将人数便更多了,他通过这些人,所能掌握的实权也更加的充分。至于那些文官,短时间里已经无法再与唐枫所领衔的武官集团相抗衡,只有暂时蛰伏,以待时机。

朝中渐稳,唐枫便开始把心放在了辽东,那里的十万精兵乃是整个大明的关键,只有他们做出决定,自己的位置才能确保,才能开始推行自己的计划。可是说来也奇怪,这都进入十一月了,辽东那边依然没有半点音信,也不支持,也不反对,这着实让唐枫好生不安。

而家里人也在之后不久知道了唐枫现在的突然冒起,想来也是,以前一直待在家里的他突然整日整日的不回家,虽然妻儿不是经常外出的,却也很快知道了唐枫现在已经掌握了朝政大权,这让两个妻子既喜且惊。

论起来,柳慧倒是喜得多,在她看来自己的夫君一直以来为朝廷做了那么多的事情,的确应该有所回报。而他毕竟不懂朝中争斗之残酷,所以对唐枫怎么就能取到如此大权所知也不清楚,只是欢喜而已。

可大玉儿则不同了,虽然她是草原儿女,在他们那里没有汉人的那么多争斗,可她却也读过不少的汉家史书,知道这政权争夺的残酷,再联系到崇祯的突然暴卒,她似乎已经猜到了一点什么。所以在朝局稍稳,唐枫回府的时候,她便偷偷地询问起了自己的丈夫。

在这个历史上有名的强势女子面前,唐枫并没有多做掩饰,只说这一切的确是自己布下的。这一言,自然更是让大玉儿相信了自己的猜测,她看着周围无人,便小声道:“相公,那先帝的死和你是不是有着什么关联啊?”

唐枫并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冲她一笑。大玉儿知道自己的猜测并没有错了,但她并不因此而担忧什么,她毕竟是草原长大的,那里最讲究的就是弱肉强食,即便你是一族之长,只要失了势,照样会被人杀,而且也没人会为你报仇。所以对唐枫的这种手段,她并不排斥。

不过大玉儿毕竟有着草原人所没有的政治智慧,她在确定了一切后,便簇起了好看的眉头道:“相公,你这么做为以后可是埋下了后患哪。虽然知情的太监都被杀了,但后宫的那些人可还有不少是能猜到事情的真相的,你应该把她们都给……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