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页

对这个问题,其实大家也都不了解,听唐枫这么一说,他们才知道原来他不是突然想着杀到金国去的,而是经过深思之后的决定。可即便这样,这些与金人打了许多年交道的将领还是对杀到金国抱有不同的看法。

“国公明鉴,与金人开战可不是光在兵力上超过他们就能有胜算的,不然我辽东也不会经年受金人之苦了。虽然现在我们有二十万大军,可一旦到了金国,只怕反而会落下风啊。末将还是认为此事该从长计议才是。”吴襄在此时也开口劝道。

其他几人也纷纷附和:“吴将军说的是,还请国公三思哪。”虽然大家与金人之间的仇恨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境地,可在关键的军事之上,几人还是非常谨慎的。

对于他们的反应,唐枫不但没有因此而生气,反倒颇为欣赏,他轻轻地点头道:“若是几年之前,我会考虑各位的看法,也不会急着出兵金国。不过现在我却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就此一战将金国覆灭,绝不是因为一时之气。”

“啊?国公何出此言?”“国公此话可当真?”几个将领急忙开口问道,其实他们的本心还是希望能将这个总是对辽东有着巨大威胁的敌人消灭的,只是出于实情考虑才会有所保留。可是唐枫这信心满满的说话,却给了他们不小的信心,脸上也满是期盼。

唐枫郑重地点头:“我当然是有根据才会这么说。难道到了今天你们还看不出来吗,现在交战,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了。以往无论是攻是守,最关键的就在这弓弩之上,可现在我大明的守城将士又有多少是只靠着弓箭御敌的?”

众将领都是一怔,随即也了然地点了下头,的确,现在与敌交锋,明军多以火器为主。正因为火器的犀利,明军才能在数倍于己的敌人不断攻打下守住城池。不过大家的观念并没有因此而完全的扭转过来,大家想着的依然是原来的一套,认定了在骑兵无法真个和金军一战之前,自己依然不会是金军的对手。

唐枫见他们还是充满了犹豫,便继续道:“其实不光是守城,火器只要运用得法,在进攻中的威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而且此番我大明的匠人们更是造出了威力比以往的火炮更大,而携带也更是方便的火炮来,有了它们在手,何必再惧怕建奴的骑兵呢?”

这么一说,众将才算是了悟了唐枫的心意,原来他出兵金国的信心是源于此啊。他们都是接触过火炮火枪的人,也知道这些玩意儿在对敌时的确有着不小的杀伤力,可却因为它们的重量,以及数量不是太多的关系,才一直有所限制。现在唐枫说不但有所改变,而且还带了大量的火器来,这自然就使胜算又大了几分。

“另外,对敌用兵也要讲究个名正言顺。此次建奴突然对我辽东用兵,就给了我们一个出兵对付他们的借口,所以这次是我们兵入金国的最好时机。”唐枫最终道。

试问这些将领哪个不想建立不朽的功勋,哪个不想让自己的名字与开国时的那些名将们相提并论?只是因为种种的限制,他们才会只有忍受而无法一展抱负的。现在唐枫将大好机会摆在他们跟前,众将自然再没有推却的道理了。

满桂第一个代表辽东诸将表态道:“国公,我等愿意为国效力,率大军远征金国!”

“好,有你们这份心,我就可以放心了!我大明虽然在骑兵上无法与建奴相比,但我们有着更多的优势,而金人现在又乍逢新败,国内也是天灾横行,正是我们一举杀入他国,一劳永逸的大好时候。还愿到时候各位能奋勇杀敌,让自己在青史上留下名字!”

“末将等必不负国公之托,一定能取得胜利的!”众人齐声应道。

说服了这些将领,唐枫出兵金国的决定就再也没有阻碍了。在来辽东之前,将朝中那些敢于反对他的官员都清洗了之后,便已经给户部发了令,让他们及时将粮食等物资运到辽东来,所以此次他出兵金国是全没有后顾之忧的。兵精粮足,再加上士气高昂,此战唐枫已经有了更大的把握能一战而胜。

金国,唐枫在数年前也是曾经去过的,那时候他就曾着重地看过那里的城池情况。到底是蛮夷之邦,而且他们也向来没什么敌人入侵,这城池造得都很是简陋,除了当时的都城辽阳还算城高池深,其他的城池皆不可能抵挡住明军的攻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