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恶奴[校对版] 傲骨铁心 2494 字 2023-03-16

邓肯的名字倒是不用改了,因为“邓肯”两字听上去有很地道的中国味,虽然邓肯说他有个汉名叫张发奎,但听说此名之后的赵强,在第一时间就找到了他,果断命令他以后绝不能用这个名字。

对于这个没有任何解释的命令,邓肯显得很委屈,但很快他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无法改变这个鞑靼将军的念头的。只要不给我起和他们同样的汉名就行,邓肯如此想道,因为对汉语十分了解的他知道,同伴们今后将使用的名字是很俗气的称呼。

有福、有寿、有禄、有喜、有财,看着这五个很有水平的名字,赵强对郭飞是刮眼相看,连赞其“有才”。得了赵强表扬,郭飞也是十分高兴,暗道以后要再有洋鬼子,又该给他们起哪些名字呢,嗯,有功有赏,有来有往都可以用嘛。

原本以为这些传教士都有各自的本领,但经邓肯说明之后,赵强才知道他们并无多大本领,除了替人看病之外,没有其他可供生存的本领。这与赵强想象中的精通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的传教士可就有差距了,与利玛窦、汤若望这些人比,更是不能望其项背。

欧洲派往东方的传教士们都是经过培训的,所学甚杂,可谓每一个人都是一部小百科全书,怎么到我这,却全是一帮医生呢?赵强感到不可理解,虽说不当他们一回事,但内中有几个汤若望、南怀仁这样的人物,对于自己的事业发展无疑是有帮助的,至少在火器方面便是一大助力。金庸《鹿鼎记》中不是有南怀仁替他铸炮的情节嘛。

结果,这几个传教士除了看病却什么都不会,这实在是让赵强太憋屈了:老子这又不是开医院的,要你们这么多洋大夫有什么用,这些家伙肯定有鬼!

在他的逼问下,邓肯老老实实的告诉了他真相。原来他和那几个西班牙人根本不是什么传教士,只是在国内穷困潦倒,混不下去才想到东方冒险,看能不能幸运的成为大富翁,衣锦还乡。结果来到澳门后,事情并不如他们想象一样,和国内一样,他们同样不受人待见,澳门的同胞们也没有给他们提供发财的机会。大清国又正打着仗(三藩之乱),外国人根本没法北上,就算能够北上,到了清国的京师之后,却只能著书立说,成为宫廷御用的画师什么的,根本没有发大财的机会,与那些从美洲满载金银回来的同胞相比,这趟东方之行实在是糟透了。

百般无奈之下,邓肯便和他的同伴约了和他们一样倒霉的荷兰人郭有财、葡萄牙人郭有寿还有郭有禄,决定冒险前往黄金之国日本,看上帝能不能眷顾他们,让他们在日本能够发大财。为了有一个身份的掩护,他们便充起传教士来。当然,他们的医术是货真价实的,因为在漫长的航海中,他们已是自学成材,其中郭有财在来到东方之前便是一名替人看病的医术。

听完邓肯的真相之后,赵强半天无语,本着能用就用的想法,他责令魏季成立了首义城医院,医院地点就在伤员养伤的地方。另外从吴军家属中挑了三十名老弱男丁,三十名妇女,还有六十名各族壮妇计一百二十人调入医院使用。由郭有福担任院长,邓肯负责翻译,除替现在的伤员诊治外,他们还得负责将自己所会的医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这些男丁和妇女。

邓肯听说赵强让他们当医生,当即就变了脸色,不过听了赵强后面的话,他才转阴为晴。

“在我的人掌握你们的医术,并能替士兵独立治疗后,你们就将负责我的火枪采购事宜。放心好了,邓肯,我可以明白无误的告诉你,就算尼布楚的银矿短期内到不了我手中,我也可以有充足的财富让你们去替我采购。”

“替病人看病,治好他们的伤痛,是上帝对我们的教诲,能够为将军阁下英勇善战的士兵服务,是我的荣幸!”

邓肯一脸真诚的望着赵强,赵强同样一脸真诚的望着他,二人对视一眼,俱是心满意足。

接下来的两天,派出城往北侦察的军士没有带回俄国人回来的情报,赵强便将全幅精力放在了内部规划上面。前一阵派出去拉人头的壮丁已经回来两个,其中一人在半路撞到十几个躲避俄国人的巴尔虎人,在一番劝说之下将他们带了回来。另外一个却是小有收获,他成功说动了有三百多人丁的赫哲部落来投。二人进堡的时候,赵强都亲自接见了他们,并按事先说好的价码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随着这两个壮丁的回归,接下来的几天,越来越多的各族青壮还有老弱妇孺或几人或几十人的来投,一时之间,首义城热闹了起来。

第047章 强征扩军(十二)

被金银吸引过来的各族来投人数总体来说并不是太多,魏季统计过,除了那三百多举族来投的赫哲人之外,其他各族人口加起来也不过六百多,当中还有一大半是老弱妇孺,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只不过两百多人。而且这六百多人分别来自六七个部落,有蒙古人的别支,也有达斡尔和索伦人,还有一些人则是连自己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都分不清,一进堡内,就跟饿死鬼似的讨要食物。问他们话,他们摇头不知,问带他们来的那些壮丁,他们也说不知道这些人是哪个部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