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恶奴[校对版] 傲骨铁心 3070 字 2023-03-16

比起闲汉打手们来,胡九江还是有见识的,见面前这些个汉人一点也不怕自己的样子,说话也是架子十足,心里也是激灵一下,暗道难不成这些人真和京里有瓜葛,有些犹豫是不是该回去禀报一下主子再作决断。

高士奇见他这样,便问道:“敢问你家主子究竟是哪个?”

“哼!”听对方问起自家主子,胡九江腰杆一下挺得笔直,盛气凌人道:“说出来怕能吓死你!”

“高某在京里也呆了不少年头,皇上虽没见过,但王公大臣见得也是不少,就不知你家主子是什么来头能吓死我。”高士奇不卑不亢的说了句,一旁的陈公公也是半昂着头不屑的看着胡九江,好像在说,甭管你家主子什么来头,爷都不放在眼里。

高陈二人仗义相助,赵强是感激的,同时也对这胡九江背后的主子产生了兴趣,一个能让手下奴才敢在大街上口出狂言的主,想必身份定是十分显要。不过手下人如此无法无天,这主子也定然是个跋扈到家的人。

身边虽有十来个帮手,但对方也有十来个人,身板也比己方这些个泼皮壮实得很,真动起手来还不知谁打得过谁。主子有过吩咐,务必把人给带过去,现在人家要走,要留下对方只有吓住他们才行,而要想吓住对方也只能抬出主子的大名来,好让他们知难而退,乖乖的跟自己走一趟。如此一来,即使这些个汉人真是有来头的,也得乖乖听话,就算主子吓不住他们,自己也不会给主子惹来麻烦,正是两全其美。念及于此,胡九江得意的扫了一眼赵高等人,然后扬声说道:“好让你们知晓,也省得做太岁头上动土的蠢事!你们都给我听仔细了,我家主子便是当今皇上的堂兄、太宗皇帝的长子、先皇的亲哥哥肃亲王的儿子,咱大清的辅国将军固泰!”

“固泰?!”高士奇闻言一怔,陈公公和万四等人也都愣在了那里。赵强虽不认识什么固泰,但对方名字前的那“当今皇上堂兄、太宗皇帝长子、先皇亲哥哥的儿子”却着实吓人得很,不过除却这些,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便是这胡九江所说的主子就是被多尔衮整死的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儿子。

豪格在清初历史是一个不得不提及的人物,他是皇太极的长子,年富力强,立下不少战功,被皇太极封为肃亲王,不过他素与睿亲王多尔衮不合。皇太极驾崩后,因未指定继承人,引起了多尔衮和豪格对于帝位的争夺。当时豪格亲掌正蓝旗,而且又有皇太极留下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以及众多大臣们的支持,略优于有正白、镶白两旗以及多铎支持的多尔衮。但是,豪格在关键时刻未能果断行事,在有大臣提出豪格具备继位资格并要求其继位的时候表示自己不行,被多尔衮顺水推舟从而未能入承大统。最终由其弟,皇太极九子福临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辅政。此后,豪格虽仍颇多战功,但受多尔衮打压。顺治五年,因其隐瞒其部将冒功及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当年三月死去,年仅三十九岁。顺治亲政后,为豪格平反,重新封为和硕肃亲王。

现在得知这胡九江口中的主子竟然是死去的豪格之子,赵强和高士奇他们都惊讶无比。赵强惊得是豪格竟然还有后人,这一点他始料未及,只以为其子嗣都被多尔衮除掉了。高士奇等人惊得是这回却是碰上个真正的马蜂窝了,原因无二,只因这固泰是出了名的“永平一霸”,也是让当今圣上最为头疼的堂兄,每年永平府和刑部、大理寺呈上的有关控诉固泰的折子能堆成小山!

第022章 横行不法

说来这固泰的爵位不过是个辅国将军,而满清的宗室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多罗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公爵以上为超品,补服均为正蟒方补。所谓“入八分”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份。而固泰这辅国将军在爵位里列第十等,仅比奉国将军与奉恩将军高一些,品级上也是为二品,比不得那些亲王、郡王、超品的国公、一品的镇国将军。但他这辅国将军却是与众不同,因为他是豪格诸子之中最大的,按理应该承袭豪格的肃亲王爵位,但偏偏承了阿玛亲王爵位的却是四弟富绶,五弟猛锇也袭了多罗郡王的爵,而固泰这个最年长大哥却仅与三弟握赫纳、六弟星保一样,袭了个辅国将军爵,相较两个封王的弟弟,固泰无论在地位还是影响力上都逊色许多。

满清宗室封爵一般每传一代就要自动降低一级,如亲王死了,其子降爵位为郡王,其孙降爵位为贝勒等,基本上承继了前明的封爵制度,略作改动而已。低于奉恩将军的称作闲散宗室,视四品官待遇,但因开国军功或特别受宠等原因授封的王爷可以世袭罔替,世代保有王爷爵位的称作铁帽子王。豪格生前受封的肃亲王便是这铁帽子王了,所以其四子富绶的王爵就可以世袭罔替,而固泰等人的辅国将军爵位在其死后却是要降一等,成了奉国将军,一代传一代,富绶这一支的永远都有一人可以当那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铁帽子王,而固泰他们的子孙却慢慢成了闲散宗室,这种差别可不是一丁两点,安慰一下就可以过去的,而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因此仅被授予辅国将军的固泰心理上对于朝廷的封爵是极为不满的,对紫荆城里坐着那位堂弟也更是不满。他不明白,为什么阿玛的铁帽子王不是由自己承继,而是由四弟富绶袭了,并且同为太宗子孙,自己更是太宗皇帝的长子长孙,说句大逆不道的,这天下本该是他的,若不是多尔衮横插一杠,皇帝的宝座能轮到那九岁的娃娃吗!现在倒好,肉全给你们吃了,连根骨头也不丢给自己一根!

多尔衮在时,自己好死不活的活着,受着别人的白眼,委曲求全。多尔衮死了,叔叔福临亲政,阿玛虽然被平了反,但那皇位显然是不可能还给自己了。等到叔叔也死了,皇位又坐上了个娃娃,与自己是一点缘分也没有,固泰心中的委屈绝不是片言只语就能道出来的,眼睁睁的看着这小堂弟剪除了鳌拜,干掉了吴三桂他们,又收复了台湾郑家,帝位一日比一日稳固,满朝文武争着拍马屁,说他是什么可比三皇五帝的“千古圣君”,当真是叫人呕心得很。我呸,要不是阿玛不争气,这“圣君”能轮到你康熙吗!

委屈归委屈,不满归不满,可是叔叔一家的皇位显然已经是铁打的了,没人能撼得动,所以固泰心也死了,也看明白了。人活一世,还不是徒个乐嘛!争那么多干什么?想那么多干什么?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强求得来吗?于是固泰在三十这个而立之年后,一下就变了个人,开始追求起享乐来了。朝廷给的俸禄不够挥霍,就伸手跟当铁帽子王的弟弟要钱,后来又嫌要的银子太少,便索性用旗庄里的产业来换银子,等旗庄变卖得差不多时,脑子一拍,又开始做起无本买卖来——眼皮底下这山海关不就是自个发财的活宝贝嘛!

打这之后,固泰便变着法子勒索起来往商队,最后又觉零打零敲的不过瘾,便直接上阵,招了一帮闲汉加上府里的奴才们开始欺行霸市,做起那强买强卖的事,看中哪家的货物了,便低价买来高价卖出,若是有不从的,便往死了打,打到对方“甘愿”为止,偶尔打出人命来了,也是随手就给抬到海边喂了鱼。时间久了,他固泰的恶名在山海关,在永平府是人尽所知,连那牙牙学语的孩童都知道他的大名——“在哭,就要固泰捉了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