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恶奴[校对版] 傲骨铁心 2800 字 2023-03-16

“索相面前,你胡闹什么。”候文道给了都克简一个眼色,然后小心翼翼的问索额图:“今日皇上看望博学鸿儒们,带了太子吗?”

索额图此时似乎有点心神不宁,并没仔细留意听候文道的话,只随口说了句:“带了的,还有贝子允禔。”

候文道闻言吐了句:“皇三子也是贝子爵位,皇上为什么不一同带去?为何偏偏带了皇长子呢?”

索额图目光霍的一眺,说道:“他才三岁嘛,兴许岁数太小,兴许有病,兴许……”说到这里,他突然颤了一下,没再说话,只呆呆地望着摇曳的烛光出神。是啊,皇长子现在越来越得皇上看重了,不管什么场合都让他与太子一起出面,一应赐物也与太子相同,这实在是个不好的信号,再加上明珠那帮人从中挑拨蛊惑,说不得……后果他不敢再想下去,闭上眼睛。

袁世杰见状意味深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没娘的孩子没人疼,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古往今来因爱移夺嫡的事有多少?皇太子跟前没有个靠得住的师傅,内无良相保扶,外无良将护持,终归是不得了的!现在明珠那帮人见天的在皇上面前诋毁太子,变着法子想让皇长子出头,其心可诛啊。从李光地与高士奇这事看,皇上显然也是看中明珠那边的,这一时半会还见不出影响,时日一久,恐怕太子就悬了。”

“良相……良将?”索额图咀嚼着袁世杰的话,脸色变得又青又白:所谓“良相”就是自己,但经这几个人一说,康熙究竟对自己有几分信任,越发吃不准了。他寻思着外边的“良将”,图海虽在陕西当着抚远大将军,却因年老中风致表请休;桑额在喀左带兵,但这人从不趟浑水,冒险的事指望不上;赵良栋病死,张勇又是明珠的人;而蔡毓荣又因偷娶吴三桂的孙女,正锁拿进京,是指望不上了;可惜了广东总督吴六一,一上任便被尚之信投毒害死,此人若在,调进直隶当总督,那是千妥万当的。

想了半晌,索额图突然一拍椅背,失声笑道:“我怎么忘了周培公!此人可是个治军将才,文治武功皆为一流,若是得了他,这良将不就有了吗?如此一来良相良将皆在,明珠那活宝想打太子的主意,门都没有!”

“此人之事下官也多有知晓,图海若不是靠他,焉能有如今富贵……只可惜他功高震主,已被皇上弃用了,听说三年前就挂印辞官回了故里,远水救不了近火,再说皇上那边也不定会重新起用他啊?”候文道的眉头皱得紧紧的,感觉这事还是不好办。

索额图闻言哼了一声,道:“他哪里是功高震主,还不是明珠背后使的绊子,眼红他的才能,生怕他在皇上面前抢了自己的宠。这等活宝,就是朝廷的祸害,不知皇上怎么就如此信他,唉!”顿了一顿又自信满满道:“启用周培公之事倒不难办,皇上那边定不会驳回,这样吧,我派人去湖北给周培公送封信,只要他能来京,我便一力保他为直隶提督,让他手下的绿营兵满十个营。如此,他必肯来助我。”

“好,就这么办,下官这就去给相爷写信。”袁世杰说着起身便要去写给周培公的信,却被索额图拦了下来,“不急,吃完饭再写也不迟。”

第046章 养心殿

眼下京城里最热闹的事除了当朝大学士,礼部侍郎李光地被皇上连降三级外,就属这百年难得一遇的博学鸿儒科了。据礼部的不完全统计,大概有近一万名各地博儒与士子云集京城参加本科大比。而前年的会试只有三四千举子参加,今年的人数可谓是空前,一下就翻了一番,这让康熙是心花怒放,因为士子人数的大幅增加不仅表明大清统治的地域越来越广,越来越稳固,也代表着这些汉人士子对满人统治的认同。不管哪朝,有读书人的支持,这政权就是不想稳固也得稳固了。为此,他特意带着太子和皇长子接见了几十个鸿儒代表,对他们赞赏有加,连带着这几天朝中那些勾心斗角的事也被暂时抛到脑后去,正所谓“龙颜大悦”。

满清科举最早在皇太极时期就已举行了,但不经常,考试的方式方法都比较简单。入关后,首次科举考试是在顺治二年。同列朝列代一样,清朝科举考试两个目的。一是为选官取士。清朝土地辽阔,需要大批官僚来管理政事,帮助维持统治。从科举及第的考生中选取官员是唐代以来选拔官员的正途。这种做法有助于克服选拔中的长官意志,扩大选官基础。二是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缓和民族矛盾,这个目的清初尤其明显。大汉奸范文程说:“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因此参加科举的读书人越多,越显出人心所向。八旗人丁本就稀薄,不过百万,以这么少的人统治近亿人口的汉人,压力不想可知,现在自己的政权能得到汉人士子的认同,开个恩科竟然举国响应,康熙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比当初听到吴桂病死还要高兴。明发圣谕,要求礼部做好考试一应准备,千万不能出了差错,要做到“体面而不失威严,让博儒与士子要沐于皇恩之下”。

什么叫有体面?就是大操大办,近万士子参加朝廷的考试,这可是盛世天下,仁君当朝,天下太平才能有的场景!就冲这天下读书人对咱大清的认可,国库再怎么穷,也要掏出银子来贴补本届恩科,务必操持出盛世景象来!

康熙这一心血来潮害得户部尚书邱进是求爷爷告奶奶,差点就去举了高利,这才从发给各部的银子里扣了些本就不多的银子来,干巴干巴的也凑合着用上了。不过往常甭管哪儿要用银子,邱进都哭穷,实在不行也想法子拖,甚至给他来个不闻不问,可今儿个这次,邱进倒是积极得很,没向康熙说一句怨言,自己顶着那些尚书的白眼就给办了下来。你不得不说邱进这汉人做满人的官,不仅合格还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