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恶奴[校对版] 傲骨铁心 2282 字 2023-03-16

瞬间,由后卫师团第一联队两个大队伪装的关宁军以最快的速度冲进了城门。城门后的清军猝不及防,很快就被宰杀干净。夺取城门后,伍枫秋立即亲率一个大队的兵力直扑将军府与都统衙门,半个时辰后,城内易帜,瑷珲城的城头上飘起后卫师团黄色大旗。

六月初七日,关宁军以降将布尔察诈开瑷珲城门,瑷珲守将满洲镶白旗副都统布尼战死,守军四百七十人向关宁军投降。城内各族百姓连带旗人在内共有一千四百余人,除一百多死于乱刀之中,皆被俘虏。

肃清最后一股清兵后,钱林立即下令封刀,因为赵强有过命令,除城内守军拒死不降或者军民齐心抗拒大军外,所获之城皆不得屠戮,留待总制府委任的官员接手。如有违抗军令擅杀者,强奸抢劫者,依军律处置。

屠戮可以逞一时之威,但终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每破一城都要来个大屠杀,那占领再多的地盘也是无用,人才是最关键的,有人才有粮食,有粮食就有军队,有军队才能和满清决一高低。所以,赵强严令各师团,今后破城,非必要,不可妄行杀戮,尤其是非旗人的各族,一定要善待,以使他们能够成为关宁军的兵源和支持者。

六月初八日,赵强即颁布总制府令,着顾炎武弟子陈昂出任瑷珲留守府知事,迁爱瑷城百姓与瑷珲城统一管辖。

陈昂出任瑷珲知事后,即安抚城内各族百姓之心,恢复市面,安定秩序,一应事务照旧。如此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城内各族百姓的恐怕和对关宁军的排斥感。对于赵强的这一任命,陈昂心地感激,他知关宁军各城并无知事一职,大部是由后卫师团的百户们兼任各城城守,但现在大军南下作战,这后方的城池治理便都空了下来,好在人口不多,民曹魏大人从各司调派,勉强维持了起来。但随着大军南下的脚步越来越快,所取得的城池也将越来越多,因此,注定需要一大批文职官员出任各地治理,而他陈昂第一个被大帅任命为瑷珲知事,意义非同一般。

士为知己者死,更何况对方是反清英雄,虽杀戮过重,有些暴虐,但不失为顶天立地的大好男儿,能为此英雄效劳,即为读圣贤书之道。

陈昂调任瑷珲知事后,汉化领导小组由同为顾炎武弟子的陆清接手,赵楚与郭璞二人则在军前听用,另外赵强又从汉化领导小组中抽调了三名从关内带回来的读书人到军中,随时准备以他们接管关宁军攻下的城池,建立关宁军的行政体系,巩固占领区,强化关宁军对于辖区内的领导。他手下多是武将,且基本上都是不怎么识字的粗汉,上阵杀敌,冲锋陷阵都是好手,但是要让他们治理百姓,管理辖区却就抓瞎了,因此赵强只能物尽其用,不管那些曾经想要逃跑的读书人有多么不堪,也要把他们用起来。

刘德再次向赵强提议开衙治事,仿关内政权体系,设知府知县管治各城,由总制府派巡抚官员治若干城,以此吸引汉人士子来投。但赵强没有答应,只说开衙治事之事留待以后再说,此时正是大军南下之事,精力有限,实难顾及。对此,刘德很是失望,但赵强的一句话却让他眼睛一亮,精神振奋起来。

“先生以为若以盛京建国,则关内我汉族同胞会作何感想?”

……

瑷珲城内百姓清空后,军曹与预备役师团立即从泊扎渡口迁于此处,除担负粮草转运之责,还要担负与雅斯克军火运输的重任。除老弱妇孺外,瑷珲、爱瑷二城共有男丁青壮一千三百余人,皆充入乌尔愣预备役师团,至此,预备役师团成为关宁军兵员最多的师团,除已经补充到近卫与后卫师团的六百人外,现有兵员八千四百人。在各级军官的督促下,那些原本只是平民的青壮们开始拿起武器训练,每日练习杀敌本领。

归降汉军火器兵一千零四十人被打散补充近卫师团,同时近卫师团新增第五联队,格里夫斯基的哥萨克大队充入其中,以格里夫斯基为联队千户,孙克强为副千户,原火器器军官俱都留任。

孙克强所领的汉军火器营的归降并非出于本意,实是被逼无奈,但他们在总攻清军大营之战中立了一些功劳,所以虽然忠诚度仍值得怀疑,但赵强还是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放手委予他们一些军官重任。

纵使孙克强和那些火器营的军官有二心,但现在这一千零四十名火器兵都被打散投入近卫师团各联队,他们就是想跑恐怕也拉不走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