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

恶奴[校对版] 傲骨铁心 1807 字 2023-03-16

“对,就是孙之獬这个王八蛋!”本来就对这个人名很有印象,就是一时想不起来而已,听张玉书一说,赵强立马就记起来了,不错,孙之獬!

咬牙切齿道:“他死了没有?”

张玉书感受到了赵强的杀意,心中一凛,回道:“王爷,他已经死了。”微抬眼皮瞄了一眼赵强,见他脸有失望之色,忙又道:“不过这人死法怕是王爷听了会很开心。”

“噢?”

闻言,赵强有些好奇:“能让本王听了很开心?张大人,你快说说看,这孙之獬是怎么样个死法,如何本王会很开心?”

孙之獬死得是很惨,当时他死后,就连京中已经降清的明官们都为之拍手叫好,由此可见他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是多么的不得人心,天人共愤。其时张玉书尚未科举,还是家乡一无名士子,听闻孙之獬之死,也曾与朋友举杯畅饮,故而对孙是怎么死的,他知道得很清楚,当下回忆道:“王爷,清军入关后,孙之獬就俯首乞降,他求宠心切,向多尔衮提出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方针,深得多尔衮的欢心,不过三年多后,因为受人钱财卖官,孙之獬被御史弹劾,被夺职遣还老家淄川。他返乡时,恰好赶上山东谢迁等人起义,谢迁的义军攻入淄川城后,孙之獬一家上下男女老幼百口被愤怒的民众一并杀死,男丁尽数被投井溺死,女人则被义民奸毙。孙之獬本人则被五花大绑达十多天,五毒备下,头皮上被戮满细洞,人们争相用猪毛给他重新‘植发’,最后还把他的一张臭嘴用大针密密缝起,肢解碎割而死。”

“哈哈,果然是善恶终有报,没想到这王八蛋竟然死得这么惨,倒让本王有些意外了,不过这样也好,省得本王再整天惦记他个王八蛋!”

孙之獬全家已死,死法也是极其悲惨,真是大快赵强之心。扭头瞥了一眼殿上的宣统,见他隐露出一丝害怕之色,赵强微哼一声,不去理他,对张玉书又道:“本王一时想不起太多的败类,你与本王说说,这京城里还有哪些人是要杀,要马上就杀的!”

第011章 清算汉奸(四)

“王爷的意思是要下官再举一些人出来?”

张玉书略一斟酌,本能就想脱口说如果非要列些十恶不赦的汉奸出来,那平西王吴三桂肯定要排第一。但这话他终是不敢说出口的,眼前这皇父摄政王可是吴三桂的大周军后支,控制北京城的关宁军也是吴军的后继,一脉相承下来,如果说吴三桂是大汉奸,那关宁军的存在就没有道义可言,汉奸杀汉奸,这算什么道理。

如果关宁军真的得了天下,恐怕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替吴三桂正名了,嗯,正名倒不难办,张玉书自己就曾担任《明史》的总裁官,《平定三逆方略》的副总裁,栽赃抹黑、颠倒黑白的手段用的也算驾轻就熟,自忖如果有朝一日真替吴三桂正名,原有真相再加上自己的妙手生花,一个崭新的吴三桂,代表正义与天道的吴三桂形象便可粉墨登场了。

真要清算汉奸,吴三桂肯定是要排在第一位的,不管怎么说,是他亲手打开山海关门放清军入的关,由此才造成了神洲陆沉。但无奈,赵强不能清算吴三桂,因为他及他的军队都是由原先的周军演变过来的,抛弃军队传承的愚蠢行为赵强是干不出来的。所以,吴三桂不能被清算,而且在自己根基稳固后,还要将他塑造成一个终其一生都在从事反清的大英雄,一个临死前还在高呼“杀鞑”的老人。

满清入关,闯军兵败,吴三桂背明投清,绞死桂王,一手帮满清打倒了两大强敌。其人文武双全,野心勃勃,在那个混乱年代,野心没有错。可惜的是野心太小了,若真有夺取天下之心,也不会成为汉奸。可气的是后来,举兵造反,还没有和鞑虏一决雌雄之心。初期本来占优,却没有直搞黄龙,却想划江而治,被康熙缓过气来,最后成就了康麻子的武功。你要成功了,也许还能勉强脱掉汉奸两个字。可惜,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最后兔皮都被人挂起来作成袄子。

吴三桂,复杂的吴三桂,可悲可叹的吴三桂。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赵强始终认为吴三桂是一个悲剧英雄,对他,赵强认为自己难以给他做一个最后的盖棺定性,从政治角度及利己角度出发,抬高吴三桂无疑是符合赵强及关宁军利益的。

吴三桂的事先搁到一边,关宁军的讨清檄文上可是明白无误的说了“先帝昭武”,这反脸打自己一嘴巴的事情赵强不能干,张玉书更是没这个胆子去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