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恶奴[校对版] 傲骨铁心 1552 字 2023-03-16

次日,绿营兵捕捉旗人之势稍减,但也不是不杀人,不是不掠取,只是穷僻之处还稍微安全些。城内的旗人不管是大户还是小户,都被搜括一空,其子女由六七岁至十馀岁被尽数掳掠无遗。傍晚时分,京中过来数千刑徒,他们在官员的带领下进入城内,其掠夺比绿营兵更甚,最后仅剩的寸丝半粟,也被搜罗一空,尽入虎口,前梳後篦,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九月初七这天,传来官府公告说叛党都被捉捕干净,百姓和余下旗人不用再有惊惧,又通知汉人出丁抬尸掩埋。查焚尸簿记载的数目,仅四天内,永平府内各县前后共有五千二百名旗人被杀,另有落井投河,闭户自焚,及在偏僻处自缢的都没有计算在内,想必也有千余人之多。

九月初八,官府又贴出布告让未有事旗人往各府县官府领取安民证,永平境内幸存两千多旗人以为是真,便来到官府领证,不料,等待他们的却是无情的屠杀。这天,下了两天的大雨停了下来,天气晴朗,温度也高,未来得及掩埋的积尸经过雨水浸泡而暴涨,皮肤呈青黑色如蒙鼓皮,血肉在里面溃烂,秽臭逼人,再经过太阳暴晒,气味愈加浓烈。永平境内,前后左右,处处都在焚灼尸体,即使在屋内,也是烟气氤氲,结成如雾,腥臭气味传出数十里之远。

据永平府录档记,宣统元年九月初四至十一日,境内在档各旗满人除三千余妇女得活,余者尽被以“叛党”罪处死。永平知府王永年因平叛有功,着吏部叙优一级,拟年底提任顺天府。

……

清原,清军大营。战旗密布,军马长嘶,十万清军依托铁岭结营,一眼望去不见尽头。

御营大帐,康亲王杰书、肃亲王富绥、简亲王雅布、大学士明珠、尚书佛伦、葛思泰、步军统领席珠、李之芳、各旗都统等数十位将领官员齐聚于中,御案后,康熙的视线一直落在那挂在帐上的地图。

“贼军主力集结于此,他们自黑龙江、宁古塔、吉林三地而来,有兵不下五万之众,内中约有数千罗刹兵,战力不弱,乃我军之劲敌。初战几次,已探有贼军之中还有朝鲜国之人及口操倭语的扶桑浪人,哼,吴三桂的这支残军这次可是引了不少狼来,妄图倾覆我大清,其心可诛!朕不将他们一网打尽,御驾就不回关!”

第023章 清原保卫战(一)

宣统元年九月初八,辰时,初战几日探明敌情后,康熙于御营下令总攻,务求予当面关宁匪军致命一击,以迅速挥师北上恫吓磨刀霍霍,跃跃欲试的准噶尔铁骑。

科尔沁亲王沙津日前有急报而来,说道葛尔丹领六万骑兵由漠北而来,横扫漠南诸部,其前锋已进逼科尔沁,从准噶尔部的攻势来看,明显是冲着盛京方向而来。

沙津让使者急报于大皇帝陛下,务必派大军北上阻敌,绝不可对葛尔丹掉以轻心,其狼子野心恍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倘天朝不予以厉害,其必不知深浅,窃以为天朝无人,大皇帝好欺也!得寸进尺之下,大清之蒙古长城必危矣!

明珠等人据此分析,葛尔丹一改先前缓打缓慢,弃漠北而就漠南,显然是与关宁匪军动势有关,某种程度上,关宁军在关外的连续胜利刺激到了准噶尔人骚动的心,或许双方已经勾结,此趟葛尔丹忽然大举南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目标肯定不是吞并漠南诸部,而是向着皇帝来的。

简亲王雅布一语道明“葛尔丹是妄想与关宁贼兵逞大功于盛京!”

“真当朕是纸糊的,好欺么!泥糊的菩萨还有三分性,况朕之中国天子!”

御驾出关最初的目的便是平定关外吴军,尔兵挥师北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袭葛尔丹老巢——漠西蒙古,以迫使葛尔丹放弃对漠北的吞并行动。现今,葛尔丹却直奔自己而来,饶是康熙再镇定,再挥手若定,也是怒火中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