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内阁送来徐光启的奏本,没有票拟,说是请天子圣裁,您看?”

但就在朱由校锯木头时,魏忠贤来到了他面前。

朱由校倒是没有让魏忠贤走开,说什么不要来烦朕这样的话,而是停下手中的活,接过了奏本:“传见阁臣们!”

朱由校已经料到这重设武学的事肯定会遭到文官集团的阻拦。

所以,他倒也没感到意外。

待朱由校于乾清宫见到诸阁臣后,大汗淋漓的他已重新沐浴换了龙袍,然后拿着徐光启的奏本,问着诸阁臣:“诸卿为何没有票拟此奏本,究竟有何不决之处?”

方从哲忙先回道:“启禀陛下,徐光启上疏建言朝廷设武学,臣认为此事无干朝廷大政,故而准备同意让徐光启试试,但刘韩二位阁辅对此颇有异议,所以内阁一时不知如何票拟,故请圣裁。”

朱由校听方从哲这么说,内心里其实对方从哲有些失望的。

朱由校不得不承认方从哲的性格是比较软弱的。

这让朱由校因此不由得心道:“难怪大明的首辅是一届不如一届!如果是在高拱或张居正时代,内阁首辅决定的事,次辅和三辅哪里敢置喙!也就方从哲这种不强势的首辅,才这么皿煮(通假字),只因为刘一燝和韩爌有异议就请圣裁,那还要首辅还要内阁做什么,连个票拟意见都统一不了,是要把自己这个皇帝累死吗?”

在朱由校看来,大明的首辅还是需要强势一些比较好。

毕竟大明作为一个庞大帝国要想更加强盛光靠皇帝一个人是不行的。

得有人配合皇帝,执行皇帝的一切决策。

不然,皇帝下达的旨意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而首辅就是这个执行者,因为首辅是文官,而且是德高望重的文官,有自己的一帮官员。

所以,如果首辅够强势,就可以拉一帮文官,配合皇帝与其他文官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