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舍人周永春念了一句后,冯铨等翰林院的官员皆站了出来。

然后,方从哲亲自对着冯铨等人点了点缺官名册,说道:“这些都是空缺的官职,你们意愿去何处任职,虽说陛下洪恩,让你们自我评定,但也要慎重,不然将来不能完成所负责之事,不但误国也会误了你们自己。”

因此,大多数翰林官员还是很慎重,为了自己的仕途考虑依旧选择的是补缺翰林院的官职或者詹事府以及礼部、吏部这些可能入阁的清贵地方。

但冯铨却毅然拱手道:“启禀元辅,下官想去特别京察组担任科道言官!”

方从哲颇为诧异,询问道:“你真想好了?那可是得罪人的差事,何况,你才十九岁,如果留在翰林、礼部、吏部这些地方,将来入阁的希望很大。”

冯铨点了点头。

东林诸君子对他的刺菊之辱让他衔恨已久。

而偏偏这次辞官的都是东林官员。

所以,如今这么个报仇的好机会,他自然不愿意错过。

方从哲见此只得点头,然后起身进入殿内奏明道:“陛下,翰林侍讲冯铨乃翰林出身,出任言官,当提品级升出去,臣议让他补左佥都御史顾大章的缺,任特别调查组副组正!”

没多久,一声铜磬声传来。

为了安全起见以及保持一定神秘性,朱由校自然不能让人轻易见到他。

所以,朱由校没有选择露面,只以铜磬声响的次数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响一次即准予。

响两次即不准,重新再议。

但朱由校基本上都是准的,他也没必要为难底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