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这时候转身,眸光狠厉地瞅向薛国用:“短视!你以为放弃关外之地,关内士民就能关起门来过太平日子?欲壑难填,懂不懂?一旦辽地尽为他东虏所有,他东虏必效蒙古当年入关劫掠,到时候我大明还是得花费更多军饷护边!”

薛国用听熊廷弼如此说,只得拱手道:“下官愚钝!部堂说的是!”

熊廷弼哼了一声,没再说话,只坐到案前,开始给兵部尚书张鹤鸣写信,阐述自己认为先守而后战的观点。

接下来的日子里,熊廷弼依旧因为张鹤鸣的这封信而闷闷不乐。

因为熊廷弼知道他现在的做法是违拗整个文官集团的意思。

而且,熊廷弼也担心这里面也有皇帝的意思。

毕竟熊廷弼也清楚朝廷的国库不会允许他与建奴耗下去。

即便皇帝陛下自己也不得不考虑钱粮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后,当秦良玉等援辽客军到了辽东,且将朱由校的手谕交给了熊廷弼让其看了后,熊廷弼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还是陛下对时局洞若观火,臣此生得此君王,无憾也!”

熊廷弼因此说了起来。

但熊廷弼也不知道皇帝陛下到底是为何这么支持自己。

不过,因为朱由校这次让秦良玉等援辽不但给了熊廷弼手谕,还拨了三十万两内帑给熊廷弼,让其用于补熊廷弼之前所奏的辽饷之欠,以避免士兵哗变现象出现。

所以,熊廷弼即便不知道皇帝陛下为何这么支持他,但他也因此清楚皇帝陛下肯定也知道自己的策略最需要的就是钱粮。

因而,熊廷弼也就认为皇帝陛下应该是有筹集钱粮的办法。

在熊廷弼看来,他自己现在唯有认真替皇帝陛下解决好辽东东虏之事才算不负皇帝陛下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