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明却要损失一座坚城,而建奴就要多一块肥地。

而朱由校也意识到辽东的事可能不是换换袁应泰就可以的,像袁应泰一样想迅速解决辽事贪功冒进的官员不少。

所以,朱由校决定直接授予熊廷弼更大的权力。

即对文官也可以先斩后奏。

朱由校算是直接表明以后辽东就是熊廷弼一个人说了算。

算是给了熊廷弼彻底的信任。

方从哲和韩爌自然不敢阻挠。

于是,旨意很快下来了。

……

袁应泰和熊廷弼这里刚争执了不久,就收到了朱由校急递来的圣旨。

袁应泰收到旨意后自然是极为不甘。

袁应泰没得郁闷死,他因此不由得对东林官员薛国用说:“陛下偏宠熊廷弼,宁将辽事复杂化,而不肯迅速解决辽事,如此下去,天下必不安宁!而辽东在熊廷弼手里,永远也平不了东虏,只会令天下越来越贫病交加!若是我任经略,今年就可解决东虏,直捣建州!可惜!可叹!”

薛国用也颇为愤愤然地道:“陛下识人不明!宁逐能臣而留庸臣,真不知道,辽事在熊廷弼手里会拖到什么时候,真要拖到努尔哈赤老死不成?”

袁应泰则道:“本官会继续上疏直言此事,虽然陛下不信任本官,但本官也得尽人臣之义!”

当然,袁应泰虽然要上疏继续为自己的战略争辩,却也不敢违背旨意,只得收拾行李,准备回关内陕西搞水利工程。

熊廷弼在接到朱由校的旨意,看法和袁应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