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庙和光庙的皇陵工程、还有三大殿的重建工程,这些银子还没着落呢,陛下让辽事如此靡费粮饷而不迅速解决,如此下去,皇陵还修不修,三大殿还要不要重建,朝廷的体面还要不要?”

工部尚书王佐也因此事摇头抱怨起来。

而吏部尚书李汝华也叹了口气:“陛下治国如此不知节俭,如此下去,怎么得了,自神庙以来,天下官员所欠俸禄还没发呢,难不成就真要一直欠下去,那朝廷吏治只会越来越糟糕啊!”

因为此事。

兵部、户部、工部、吏部,四部尚书相继上本,找皇帝朱由校要银子。

虽然,这四部尚书没有明言说自己不支持皇帝在辽事的战略,但也明显是通过要银子的方式告诉皇帝,大明真的没那么多钱让您在辽东这么玩。

朱由校收到这四部尚书的题本后就只说了一句:“来势汹汹啊!”

一旁的魏忠贤则拧眉深思起来,本着为自己内廷利益考虑,他不得不站出来说道:“皇爷!以奴婢看,这些文官居心叵测!明着看是为了让您知道朝廷现在财匮民乏,其实是想逼皇爷您放弃熊廷弼的方略,或者就是逼皇爷您拿内帑出来,皇爷您才靠抄家积攒了一些银子,他们就盯上了!就如同他们一直盯着神庙靠收矿税后积攒的银子一样!”

朱由校笑了笑,道:“这种事,你就算知道他们的目的也没用,毕竟江山是朕的,朕不能不管百姓和边军的死活。”

说着,朱由校就只是把四部题本往案上一摔,然后,暗自心道:“也不知道孙承宗的棉纱经营得如何了?”

一想到这里。

朱由校就对魏忠贤道:“你传道朕的手谕,着人立即加急给孙承宗,问他棉纱经营的如何,告诉他,如果他没有给朕赚到钱,那朕到时候就带着大明所有缺饷银的军队与锦衣卫、东厂以及天下流民下江南抄家!让他不要低估朕的号召力!”

……

江南。

孙承宗接到朱由校的手谕后差点就直接倒在地上,整个人如被焦雷炸了一样,怔在了原地。

奉旨来传谕的司礼监随堂太监李永贞见此只暗自记下了孙承宗的失态之举,并问道:“孙抚臣,您赶紧给陛下回本吧,咱家好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