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得知后准了方从哲带他们进来。

而方从哲也把近千士子要罢考的事告知给了朱由校。

韩爌跟着附和道:“兹事体大,还请陛下圣断,当如何使天下士子回心转意。”

“此事说来还是因之前的事而起,臣以为朝廷虽已不能弥补此前之过失,但可以追谥与厚葬之礼以宽天下士心,不然如此下去,朝廷可取之才必少矣,还请陛下明鉴。”

孙如游回了起来。

朱由校因此隔着帘子看了这些官员们一眼。

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正的贞烈忠孝之才不会背弃君父

“竟敢罢考?!”

朱由校先问了一句。

然后,朱由校不屑地道:“罢考就意味着无报效朝廷之心,其宗族、父母教养不当,其本人有负朝廷养士之心,罢考可以,但也别想得到朝廷优待,其家族也不配列为大明士族;

拟旨,凡罢考者,到时候按照礼部报名名册与应考名册,除非本人突然亡故或考前礼部能证明其有其他特殊情况者,凡到时候未参加考试者皆革除功名,永不叙用,其宗族三代之内不准再参加科考,并追回朝廷给予其本人与宗族的所有优免之赋税!”

朱由校表现的很淡定。

朱由校这样淡定是有原因的。

因为他可不是一个真的只在深宫里长大的天子那么简单。

他很清楚大明朝在承平两百余年后,大明的士子数量有多么泛滥。

据朱由校所知,在有些县光是准备考童生的人都有数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