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这个冯铨!到底是翰林出身,差些胆略,几个乱民就把他吓跑了,他这要是像当年胡宗宪那样面对穷凶极恶的倭寇,他是不是连南直隶也不敢呆了。”

朱由校收到冯铨的第一道奏本后,就将奏本摔在了案上,且对方从哲说了起来。

方从哲则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怕这江南士绅也是摸准了冯铨地方经验不足这一点,做样子吓唬吓唬他呢!以臣之见,这能臣干吏得慢慢培养,没有一下子就能独挡一面的,陛下不如对这冯铨多一点耐心,眼下最为关键的还是这清丈田亩事不能半途而废。”

“嗯,冯铨再怎么说,也是朕授命的总督,是代朕总制地方,这些人敢不把冯铨放在眼里,便是不将朕不将朝廷放在眼里!这些人以为吓到一个冯铨就能吓到朕,也未免想得太简单了些。”

朱由校说着就对方从哲吩咐道:“立即拟旨!无锡之民阻扰朝廷新政,甚至扬言要打死朕的总督,已如同造反,眼里没有朕!既如此,当制裁无锡所有士民,无锡所有士子功名革除!民众赋税加征三厘!在清丈田亩未能在无锡成功进行之前,无锡士民一律不得参加科考,两京一三省,所有无锡籍官员全部罢职!无锡弃朕,朕亦弃无锡!”

方从哲听后心里十分惊骇,心想到底是陛下,也就回道:“是!”

“再加上一条,若无锡士民敢起兵,朕就敢调兵围剿!”

朱由校说着就冷冷一笑:“朕就不相信,大明还真成了他们的大明!”

……

冯铨带着标营三千人赶回了无锡。

这次他是豁出命来的。

因为他承认汪应蛟说的有道理,他才是现在南直隶最有权势的人,也是握有最大的兵权的人。

但他还是第一次要面对一场要流血要杀人的改革行动,所以,也还是有些紧张的。

因为过于紧张,冯铨这次把他的标营兵马都带齐了。

按照大明军制。

军队分为营兵和卫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