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深知,大明的军事战争失利时很多都跟朝堂内的言官在后面瞎逼逼有很大关系。

所以,朱由校得把言官爱对军机之事指指点点的行为给制止住,就算要弹劾某指挥作战的文武官员作战不力那也得战争结束后再说,或者在皇帝主动下旨询问后再说。

不然的话,这样瞎逼逼,既会让前线的人心思难定,也会让后方的决策者容易对定好的战略产生动摇。

方从哲倒是没想到皇帝陛下会在军机之事这么狠厉果决,毫不心慈手软。

对于扰乱军机的言官,直接就先砍了再说。

这简直是指挥军机之人应有之素质。

因为方从哲虽然也没掌过兵,但他也知道慈不掌兵的道理。

而也因此,方从哲当即回道:“陛下圣明!这样一来,既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不心浮气躁,也能让带兵的袁可立等人安心,从而尽心做事。”

朱由校没有继续说这件事,而是安排了另外一件事,并道:“最近东厂查到一些涉嫌曲阜孔家的事,一叫孔闻謤的举子竟然说大明亡了与他孔家无关,即便大明亡了,他孔家依旧是贵爵高门!朕承认他说的倒是有道理,这曲阜孔家可不一直在历朝历代都颇受恩惠嘛,但这是一圣人世家该说的话吗,他祖宗提倡的忠孝,他们忘了不成?!”

“想必衍圣公府子弟太多,一时管教不到也未可知,陛下何不下旨严饬其罪,并令衍圣公具本回奏对其族人不忠之罪的认识!”

方从哲说了起来,他自然也清楚衍圣公府的品性,但他没想到还真的有衍圣公一族的人敢说出如此大言不惭的话。

“朕就是这个意思,先下道旨意,派个传奉官去问问,问问他衍圣公其族中打算如何处置这样的不忠之人,再问问他衍圣公府的人是不是真不打算为我大明的臣!”

朱由校说了起来。

“臣遵旨!”

方从哲回了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