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

“天下诸公也是无用,就这么任由这暴君如此乱来,竟没一个起兵造反!当年隋唐交替之际,隋炀帝为祸天下,尚有天下望族敢反,真正是一代不如一代!”

满朝荐不由得开始喷起自己士大夫阶层的人来。

赵南星因此反而苦笑起来:“这能一样吗,如今天下士族不是当年世家,势力更加分散,理念也各自不同。”

“那就该召集天下理念想同的士大夫,一同匡扶天下正义!”

满朝荐很激动地回了一句。

赵南星听满朝荐这么说,倒是眼睛一亮,然后又叹道:“也罢,由着你们后生辈去干吧,老夫年迈,有心无力,何况,陛下始终占着天下正统名分,岂能说反就反,不过,你们如果真要想这样做,就得先穷陛下之势,阻止更多的人站着陛下这一边,如今陛下敢夺江南士绅之利,禁天下言路,在于用崇文寺之利笼络方从哲一族,用棉纱之利笼络徐光启一族,用市舶司收买锦衣卫与边将,使得文武官员皆有人愿意为其驱使;

尤其是,江南徐家!

虽然我们依旧不知道天子如何用棉纱之利笼络徐家,但徐光启一族棉纱业冠盖松江,且每年都有一笔巨款解送进京,直送入内库,已是路人皆知!

就算是三岁孩童也看得出来,这徐家棉纱业能做大肯定有内廷的影子!

只是内廷如何让徐光启一族把棉纱业做大,依旧是一个谜。

以老夫看,很可能是内廷给了徐家新的纺纱技艺,想必这也是如今陛下在内廷大肆搞奇技淫巧的原因!”

满朝荐听后不由得道:“听赵公如此说,这里面当属徐家棉纱之业的祸患最大!

因为我江南士族皆靠此牟利!

如若徐家真的是联合内廷依仗更厉害的技艺让棉纱纺纱成本降低,进而夺天下棉纱之利,那我们江南士族将损失巨大也!

崇文寺不过开书铺管文事,虽可操控人心,但其利不丰,市舶司也一样,其贸易的蒙古诸部财富有限,难取大利,唯独这棉纱,是和西洋番做生意,西洋番素来阔绰,随便一条船,一年进货花银就千万两计,若真让徐家和内廷独掌,我江南士族到时候就只能喝西北风,而到时候朝廷靠着徐家之势,自然是更加为所欲为。”

“已经在为所欲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