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而让朱由校没想到的是,工部尚书毕懋康一干人竟还真的按照他的谕示摸索出了坩埚炼钢法的工艺流程。

当然,这也跟坩埚炼钢法的工艺难度不大有关,基本原理无非是用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矿物石墨隔绝煤炭燃烧时让铁水中出现大量硫这种杂质,从而实现冶炼出强度与硬度更高的高碳钢的目的,所以,毕懋康等也就能摸索出此技术来。

此时,毕懋康便对朱由校说起眼前用坩埚炼钢法的高炉来。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工部记得及时为参与此项工艺的官员工匠请赏,爱卿也当厚赏。”

朱由校说着就道:“传旨,毕懋康加授太子少保。”

“臣谢陛下隆恩。”

毕懋康回了一句,然后又指着一旁用柳条炒着钢水的工匠说道:“陛下请看,这就是臣根据您的谕示设计出的柳条炒钢流程,从坩埚炼钢的炉子里出来的钢水,经柳条这么一炒后,果然能得出不同硬度的钢材来,臣在想,如徐阁老所言,或许这钢里真因为燃烧融进了木类元素。”

徐光启和毕懋康这些属于明朝的学者,还不知道什么元素周期律,所以,他们也就只把柳条归为木类。

朱由校只是微微一笑,他倒是没有强行灌输元素周期律给毕懋康与徐光启,因为他知道,要想让这个时代的人懂得后世的一些理论,也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的。

第二百二十七章 船政局与熊廷弼回京

受朱由校之前的启发,徐光启的确把柳条、木炭这些皆归为了木类元素。

因为徐光启发现这些物资都可以燃烧。

现在的他业余所有精力都花在了统计这些物质性质规律的事情上。

甚至他的书房内现在所有可以放东西的地方都放到是各类物件。

有铁器、石器、琉璃、绿矾、明矾这些。

因为徐光启的家族是第一个和皇帝合伙经营官办产业的权贵,所以,如今已阔绰不少的他基本上把个人收入都花在了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