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页

方从哲知道朱由校暴而不昏,所以,也就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朱由校猜得到方从哲会这么说。

因为他也知道这个时代一个王朝想要长治久安,既要控制士大夫,也得利用士大夫来维护朝纲。

但朱由校早就考虑过这些,也就说道:“在民智未开,天下万民有国家之主人意识前,朕需要的是这些士大夫们听话,而不是监督朕,也不是行事时自由于王法之外;

而现在,任何希冀让士大夫监督君王的措施都会变成某些人权力寻租、僭越皇权的机会,与其希冀士大夫监督君王,使君王知道如何治国,还不如把心思放在如何培养好选好未来君王身上!

当然,如果依旧让士大夫监督君王,也可以,那谁来监督士大夫?庶民吗,食利者愿意否?这个倒不是不行,而且符合祖制,太祖所制《大诰》就有庶民监督官员之言。”

方从哲苦笑了起来:“还是陛下圣明!臣言语失当!此时的确不是遵循祖制,令庶民监督百官之时!如陛下所言,庶民民智未开,还不知礼法,此时令其监督百官,只会令上下失和,而士大夫也不能僭越礼制、眼里没有君王。”

相较于绝对的民0主即让庶民也做主,方从哲宁肯选择绝对的君主专制。

“元辅是明白人,朕受命于天,若朕不配为天下之主,天自会收之,而天下人若不配为人,则由朕收之!”

朱由校说了起来,他就知道方从哲肯定不愿意让庶民来监督他们这些士大夫。

第二百四十二章 管控文化事业,以文治文

“虽然朕需要士大夫们听话,但也不是说朕真的要让他们万马齐喑,因为朕只是不让他们乱说话,他们的学问必须是为帝国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服务,而不是为个人之私欲、某些群体之私利服务;

虽大明是天子乾纲独断,但不代表文事就不兴,朕即为天子,既有要武功也有要文治!”

朱由校说着就忙问道:“朕让崇文寺选十本可堪表彰可为立言之功的年度私人撰写之作可选出来了没有?让他们尽快点!朕就不相信大明的文人士大夫平时这么爱舞文弄墨,到最后真的连半句入可流芳后世的诗词文章都没有!只要有,朕不会不奖掖不会不授官!”

朱由校继续表达着自己要管控天下文事的目的。

他从一开始就未打算像满清一样禁锢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