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页

因为朱由校想得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庶民中有田者的收入,毕竟生产生丝与棉花需要桑田和棉田,而大明现在的征税主要还是征收田赋。

同时,朱由校也是以这种方式增加国内庶民的收入,以弥补一些生产土布者的损失。

“让棉布与丝绸价格下降,生丝和棉花价格上涨,使得大明百姓们收入上涨,但物价却下跌,这样可以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加幸福,这样才算是盛世之朝,不过单单棉布和丝绸价格下跌还不够,粮食价格与食盐价格也不能太高,得让老百姓们买得起,尤其是粮食。”

朱由校这时候就在政事堂对方从哲说起此事来。

“陛下容禀,以臣之见,粮食恐不能太过于低廉,不然就会伤农。”

方从哲回了一句。

方从哲所说的伤农主要是影响地主的利益,毕竟普通农民和佃户的粮食自己吃都不够,哪里会因为粮价太低而影响收入。

而朱由校也没有揭穿,只是笑了笑道:“是不能太低,但也不能太高,你拟道旨意,松江府正式开埠,作为大明继月港后第二个开海之区域,允许内外商船于此贸易,着户部制定针对外夷商人在松江府内的定居制度与路引制度,以及关税制度,着西厂在该区域设立松江关税提举司,要求他们必须以银币进行交易与缴税,棉纱局与织造局得带好这个头,着宝泉局在松江府设立宝泉分行,外夷商船的鹰洋币必须到这里兑换成我大明银币后才可进行交易与缴纳关税!否则着令有司予以驱赶!到时候再宣布,粮食入境,皆暂免关税,以抑国内现在依旧上涨的粮价,等粮价下跌后,再征收甚至提高粮食入境之税,另外,着粮业局继续利用国库盈余在粮价过低的地方囤粮,在粮价过高的地方放粮。”

“臣遵旨!”

方从哲回了一句。

于是,接下来,大明便趁着大量外夷商船云集松江一带时,在松江府正式以官方的名义开埠通商,且趁此机会强行推行统一货币的政策,以及开启关税征收的制度。

外夷商船对此自然是不满的。

第二百四十四章 国库收入大增

“中丞,我们很难接受贵国这样的规定,这简直可以说是岂有此理!为什么要让我们必须使用你们的货币,另外,你们的关税实在是高的离谱,在长崎和马尼拉都没你们高,天朝不是一直提倡轻徭薄赋,睦邻友好吗,怎么如此突然在松江收如此重的关税?!”

红毛番商船船长艾利克此时就向苏淞巡抚孙承宗表达了不满。

孙承宗则直接回道:“你们可以不来松江采买我官营棉布与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