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页

毕竟大明现在文盲率还很高,很多百姓并没有了解朝廷政令的意识,更别提参与朝廷政治事务了。

这次京营军户们去都察院闹事,告兵部文官的状,都还是由勋贵们在暗中鼓动的,而不是他们自己主动去参与的。

所以,这就需要朱由校的大明朝廷安排专门的人去宣讲政令,以加强对这些百姓们的统治。

此刻,这些京营老军户们在听了兵部的观政进士宣讲的政令后,都不禁咧开了嘴,又的已忍不住议论起来。

“竟有这样的好事!”

“原来闹一闹是不会有事的啊!我还以为我们会跟勋贵们老爷一样,被秋后算账呢。”

“这,能让我们顺利退役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杀了那些赃官也够让我们解气了,没想到,朝廷还要给我们发钱,还给我们活做?”

“没想到朝廷还会管我们的死活。”

“我一家世世代代都是军户,从没听说过,退了后还能拿银子的,能不用给老爷们白当差都算好时候了,呜呜!”

老军户们说着,就不禁有些人开始哭了起来。

对于处于大明最底层的他们,虽然他们祖上要么是在大明太祖时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硬生生用长矛赶走蒙古铁骑的军户;要么是在成祖时代跟随成祖朱棣屡次出塞征服鞑虏诸部的军户,但他们如今实际上是帝国生活的最惨的一批人,连他们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因为除了属于世袭军官的军户,普通军户们早已没有了自己的田地,甚至还被军官奴役,被文官勒索,所以,他们要么逃走成为流民,要么就只能继续贫困下去,而如今,没逃走的军户已经贫困到娶媳妇都没人愿意嫁给这些军户的地步,以至于只能军户娶军户。

而现在,朝廷突然开始注意到他们,善待他们一点,他们自然也就感到受宠若惊,感动至极。

“谢谢大老爷!谢谢大老爷!小的给你们磕头!”

年过花甲的张镇现在就含着泪的拿着自己心心念念的退役文书,欲向兵部的文官下跪磕头。

兵部的文官忙扶住了他:“使不得!这是皇上的恩典!你要谢就谢陛下,您们可是皇上的亲军,我们要是受你们的跪,按照现在的规矩,是要掉脑袋的。”

皇上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