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页

朱由校说道。

“陛下圣明!然而,臣担心,巴达维亚的荷兰人会不会也像果阿的葡萄牙人一样强硬,甚至会和葡萄牙人联合起来,不再与我大明贸易。”

袁可立这时候说了起来。

对大明的许多文官而言,与西洋番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也就对西洋番的了解有限。

现在袁可立这样说,就是把荷兰人与葡萄牙人,这些西洋番,当成了自己国内的这些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

他担心荷兰人也会和葡萄牙人联合起来,通过禁绝与大明贸易的方式,使大明的贸易中断。

如果是以前的袁可立,倒也不怕,大明与西洋番的贸易中断。

但现在不一样,自从官营贸易兴起与关税开征后,作为朝廷中枢重臣的他也亲眼看见了外贸给朝廷以及自己家族带来的巨额收益。

所以,现在的袁可立自然就担心西洋番与大明的贸易中断。

“这倒不会,荷兰人与葡萄牙人之间水火不容,他们之间的关系还不如他们各自与大明之前的关系,尽管他们信的都是上帝,但臣和他们都打过交道,据臣所知,他们在海外常常剑拔弩张、互相掠夺,虽是番商,但彼此之间,互为海寇,当没有联合起来对付我大明朝廷的意识。”

熟悉西洋番的徐光启回道。

“荷兰人也不是笨蛋,和葡萄牙一起与我大明断绝贸易,他得不偿失,还不如与我大明一起对付葡萄牙,我大明需要他欧洲的贸易,但他西洋番更需要!他们可不是我大明,他们没了贸易,就只能穷下去!我大明没了对外贸易,还能对内倾销,大不了,把棉布等价格再降低,让老百姓们多买些,朝廷少赚些。”

朱由校说道。

“可如果他们真的要禁绝与我大明的贸易,武力讨伐是否得不偿失,那些海外番地,我大明占之并无意义,反而会耗费国财。”

毕自严这时候说道。

“那也等他们真与我们禁绝贸易了再说,本来去西洋的航海之能是在我大明手里,如今却受制于西洋番,真是令人心里不爽快!若是,我大明现在依旧能通西洋,又何必需要他西洋番来贸易,直接组成远洋船队,去欧罗巴贸易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