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页

没多久,他就睡了过去。

梦中,他似乎还带着自己老婆孩子从百尺崖守御千户所逃出来,正是饥肠辘辘,饿得两眼昏花之时,但四周没有任何可以果腹的东西,连树都是光秃秃的,土也是盐碱土,干涸的龟裂僵硬。

但正当他绝望时,他却发现面前出现了一个树叶茂密、树皮粗厚的大枣树。

梦中的唐有山如发现了丰盛的大餐一样,高兴的合不拢嘴,忙对自己妻子喊了起来:“孩子他娘,这里有吃的,赶紧带孩子们过来!”

而他的妻子也因此笑了,忙带着孩子们跑了来。

梦中的唐有山喊了后就开始爬上树摘树叶,他摘的很快,怕被别人抢去似的。

不知何时,坐在树荫下的唐有山醒了过来,且收起了笑容,然后就发现自己身边了无一人,妻子的笑容只萦绕在脑海,没出现在眼前,孩子们都没在。

唐有山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是在做梦,然后起身往天津城走去,且摸了摸有些饿的肚子,他虽只是天津城一平民,但家里有米有肉,所以,他现在即便饿了,也没想再吃不好消化的树皮,且道:“还是三儿子造化大呀,熬了过来,不用再吃树皮草根,其他几个弟兄但凡是不饿死,也能读书吃皇粮,孩子他娘,我又想你啦。”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红日下,运送唐爱明等皇庄学子的内用官船在驶离天津城不久后,唐爱明等皇庄学子因待在船上无聊,便开始互相比起谁记得古诗词多来。

而因朱由校要求给这些学子的教的诗词以一些爱国与励志诗词为主,以激发大明少年之朝气与大气,而少选用温庭筠、李煜等闺怨婉约之作品,所以,这个时候,唐爱明等念出来的也就多为爱国豪迈之作。

朱由校知道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还没有多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