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页

数日后,黄台吉、多尔衮、多铎等八旗贵族彻底气绝身亡。

其肉由受朝廷宣传后而深恨东虏的京城百姓分食之。

至此,整个东虏势力彻底在地球上被抹掉。

大明将来即便再亡国,也不会再是亡于东虏手里。

科尔沁部的贵族成了他的殉葬品,也算是为他们错误的选择付出了代价。

如此一来,整个山海关以东的广袤地区,再也没有可以抗衡大明到势力。

另外,北部区域的一些生女真和盛产精兵的索伦族(鄂温克族)外,也再没有其他原始居民。

大明将不得不想办法如何统治这些区域。

而朱由校早已有了主意,看着被自己记了厚厚一沓的待流放名单道:“总算有足够多的流放地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流放鸽派文臣去塞外

“除科尔沁部和建州女真已被平定外,察哈尔部、土默特部都已向更西更北的地方迁徙,是故,眼下从宁夏到辽东一带已没有边患再发生,故臣认为,当调回近卫军与勇卫军,不必再持续进军,使军需一直处于扩增状态,而如此下去,早晚必为社稷之负也!”

枢密副使兼兵部右侍郎沈维丙在关于大明接下来如何用兵的大都督府枢密院廷议上,直接建言调回近卫军和勇卫军,且请求朝廷不能再继续对外扩张。

袁可立则直接否决道:“近卫军和勇卫军暂时不能调回,在关外新增的各府县的牧民才归附不久,教化程度还不够,得继续坐镇,另外,对漠北进军不能断,进的越深,内地的边民就越安全,还有,军械的需求量也就能因此一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程度,避免影响国内大量军工人员的收入。”

然后,袁可立继续说道:“甚至,还得增加军队数量,原察哈尔部、科尔沁部以及更北之地都得有兵驻守,方能保证社稷安宁,使外虏没有机会做大!”

“派兵驻守,不如遣派流官,移民亦不如迁徙当地索伦人、生女真至平原,对其施以教化,如此不用损耗大量国帑,移动大量百姓,而影响关内耕织。”

沈维丙争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