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键淡淡地回了一句就甩袖而去。

……

“为倭人直言?根子上还是对朝廷如今的执政理念不支持,而且很不满!那个被倭人车夫扇了巴掌的平民唐有山被冤枉时,怎么没有官员出来为他仗义执言,如今朕杀几个倭人,倒是站出来直言了,这胳膊肘到底拐到了哪里?”

朱由校在看了曹溶的奏本后不由得说了起来。

“他还说宁罪本国之民,勿责他夷,而伤了国与国之间的和气,可见还是受宋儒之学影响很深,宁媚外族,不慈本民,骨子里厌恶战争,惧怕军事,即便奴颜婢膝,也不能伤了和气,倒也不是怕死,而是觉得这样才算最符合正道,提倡以温良宽仁治国,但这终究是与眼下本朝国情不符,他这直名邀的很不是时候,但他到底是汉人,如今欲贵中华之民,自当以此有所宽恕,故臣建议,不夺其命。”

毕自严说道。

“在国家强盛的时候,都不让本国子民比外夷有尊严,那国弱时,会是什么结果?朕不喜欢这种直名!这是一种宁媚外邦不为子民的无耻行为,是没有脊梁骨的表现,是一种软体虫!还想邀直名,有什么资格邀直名,传旨,以曹溶谄媚外夷,理藩不当之罪,打断其脊梁,然后流放北山,全族也跟着流放,其家产籍没,赏给派去北山的戍边将士,朕倒要看看,谁还敢为外夷说话,也不想想,养他供他的是外夷还是本国子民!”

朱由校说道。

“是!”

毕自严回了一句,又道:“不过,宗室朱以海等皇家书院的士子强闯会同馆,杀死倭人的事,也不能不管,到底是有违皇纲国法。”

第四百九十七章 光大儒学基金社

“朱以海已经上本给朕,说这事是他一人主谋,人也是他杀的,与别人无关,既如此,就将他交给宗人府,其他人则以年轻气盛、不知缘由、易受蛊惑为由禁足三个月!”

朱由校说道。

毕自严知道皇帝这是在包庇朱以海等人,所以从轻处理,但他没有谏阻。

因为这符合他现在所秉持的理念,即汉人对倭人犯的罪必须得从宽处理,因为汉人比倭人尊贵。

就好比一人无故杀了一头猪,略施薄惩,是说得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