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页

袁枢之子袁赋诚颇为不服气地说道。

袁枢喊住了他:“赋诚,不得无礼!”

说毕,袁枢就伸出手来,对李若琏:“请吧!”

于是,兴国公一家也被押解进了京。

……

“兴国公参劾自己族中长辈,不合礼制!此举是大逆不道!”

“族权没有得到皇纲国法的承认,他们凭什么把新宾王一门开除出族谱!难道为我大明立下赫赫功业的能臣连入自己的族谱都没有资格吗?!”

“新宾王一门配不配为袁家人,只有袁家自己的宗族才知道,朝廷无权干涉!”

“陛下早已下旨新宾王配享太庙,连配享太庙的资格都有,凭什么配不上袁氏宗族的祭祀!”

“新宾王能不能入袁氏宗祠,能不能入祖地安葬,乃是礼制,不是皇纲国法,皇家礼制由朝廷决定,而家族礼制自然有宗族决定!”

因朱由校让人把袁枢弹劾自己宗族的事通过《邸报》公布于天下,让天下文臣士子讨论,打打嘴仗和文字仗,所以,文臣士子们真的因此事争论了起来,争的热火朝天。

街头讲台上争辩不断。

各处私人报刊上文章更新不断。

甚至还有一些激进者直接到礼部衙门请愿要维护礼制的,也有到都察院请愿要求维护皇纲国法的。

自然也有打架斗殴的。

“虽然依旧有不少士大夫支持以礼治国,但也还是有不少转变思想的士子开始因为各种原因支持以法治国,而大明接下来要革除掉就是以礼治国带来的弊端,所以,现在可以试着进行以法治国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