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页

朱由校点首:“继续说下去。”

“是!”

卢象升继续回道:“人欲难灭,天理不能灭,这两者间,有人选择从人欲,有人选择从天理,很难确定谁会选择什么,但朝廷要做的就是把控好这二者间的平衡,阴阳调和;如陛下之前所言,尽量避免过激的情况出现,无论是循天理还是循人欲,都不能随意践踏王法,随意夺他人性命!治学可无限制,但行动上要有箴规,不然就乱了!”

“阴阳调和,不能假调和,不能变成和稀泥,该强硬时就得强硬,申时行当年辅政时就常愿行阴阳调和之事,但他的调和可以说绵软无力,上不敢忤君,下不敢斥官,两头出气,除了便于自己保全,于君于国毫无益处,且倒滋长了底下百官们的气焰,也让为君者越发自以为是。”

朱由校这时候点评起万历时期的政治来。

“陛下说的是!以臣之见,造成如今这样纷争的还是因为,许多出身富贵的士子,无法接受学问已非他们独有的资源,而因此不能在朝廷这里得到更多的优待,而造成的;

如果我们让学问普及到更多的平民手中,让更多的平民拥有智慧,从而让百姓知道一些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那样的话,支持朝廷干预商品经济的人就会更多,甚至会成为全民之共识!

如此,那些想自由盘剥本国百姓的别有用心之辈就自然会偃旗息鼓,最多就是阴阳怪气一下;

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还敢跳出来,说到底还不是民众之智慧还没彻底提升,务工与务农者皆还未参与,而陛下和陛下控制的军队又不好直接干预,毕竟一旦要动刀兵,就意味着不再讲民族情义,不问缘由,非黑即白,直接清洗。”

温体仁说道。

朱由校点首,道:“有道理!世家门阀当年想必也无法接受自己的衰败,但这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要让更多的平民开启智慧,文化上得改一改,像现在这样,大部分官文、个人笔记、报刊文章还是讲究对仗工整、用典以及各类强结构精辟而忽视通俗易懂的文体的话,是不利于百姓掌握相关信息的,得承认,大多数人在文字的接收上并不能一读就懂,所以文体上得白话一点。”

“臣也是这个意思!要彻底开启民智,就得实行白话文,如此方能使思想普及于市井内,圣意达于百姓之耳!而民意也能更好的被朝廷知道。”

温体仁说着就有些激动地道:“推广白话文,势在必行!”

“朝廷这些年忽略了文化上的革新,但其实这才是眼下本朝要革新变法的重点!”

“体制没有才改了二三十年就又大改的必要,但随着识字率的增加和市井文化的发展,文化上的确是需要进一步推进的,得考虑到百姓们物质富裕后也有精神上的需求,以及开始关心与政治的热情在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