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灿最后有些底气不足地解释道。

“想被礼待,就得先为国为民立功!”

“你是皇族子弟,不能两眼只注意到读书人有没有礼待,而应该注意到,如何才能让这个国家更好,另外,朝廷官府不是寺庙里的菩萨,天天笑脸相迎,他是杀人的机构,有灭门破家之威,本国百姓被其爱护,也被其管束甚至是驱使,你若只愿以仁爱示人,就别参与进朝政官场的是非中来!”

朱慈炜语重心长地朱慈灿说着。

朱慈灿则看着自己皇兄说道:“皇兄岂不闻保民而王?不以仁政爱民,则民如何拥君?”

“民可不知君是谁,你应该读读《天演论》,知道优胜劣汰之自然法则,也应该去了解何谓文明!别只抱着孔孟之学,虽可令你温良恭俭,也会使你迂腐!”

朱慈炜说着就道:“把违抗朝廷政令,暗中篡改大族名单的官吏,以及行贿腐化官员而妄图逃脱迁族之祸的乡绅,都押过来,就在这阊门外斩杀!以儆效尤!”

“是!”

不多时,一干被五花大绑的官吏乡绅都被押了上来。

苏州阊门一带在成化时期开始,就是人流密集之初。

来往船只甚多。

在天下极盛的天启朝,自然更加夸赞。

所以,当这些官吏乡绅被押了过后,就吸引了许多百姓商旅围观,甚至有些准备开航的船只也都停了下来。

第六百四十七章 江南大族迁来印度后

皇次子朱慈灿也看向了这些被皇长子朱慈炜勒令押来的一干官吏乡绅。

一时,朱慈灿注意到这些人犯里竟有不少他都认识的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