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页

孙传庭等人同意,自然也是巴不得罗刹贵的统治阶层这样做,进而激化自己国内矛盾,而使罗刹国内斗加剧。

另外,将来大明一旦灭了罗刹国也可以通过免掉这些赔偿款带来的附加税收买罗刹国的人心,或者把后期得到的赔款变成在罗刹国开办汉文化学校以及资助留学生的资金,这样还能收买罗刹国青年,灌输自己的理念。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要直接开口要一亿两赔偿款的原因之一。

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国民经济分配原则

天启四十年九月二十六年,大明代表孙传庭等与罗刹国的代表尼拉夫于基洛夫签订了《基洛夫条约》。

这对于已经年近花甲朱由校而言,是一件又改变了历史进程的大事。

他无疑对此是感到欣喜的。

“大明的版图终于又辽阔了不少!”

朱由校在新普及的电灯的照耀下,看着新换的大明疆域全图,兴奋地对自己的辅臣们说了起来。

“更可喜的是,这一次即将有上亿两白银的赔款!光是第一笔,就有五千万之巨!”

刘鸿训笑着说了一句,然后感叹道:“做陛下的首辅是幸福的,从不为生财的事发愁,只为花钱的事发愁。”

“能有今日这样的盛世局面,其核心只在于一点,即以民族利益为本!”

“这一切非只是朕的功劳,你们和天下的民众皆有功,不然何以能从罗刹国手里得到如此丰厚的利来?”

朱由校说着就道:“所以接下来,这钱怎么花的事,依旧得将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天下之利,如何分配很重要,若只用来奉养不事生产者,则生产者积极性必然下降,使天下之经济为畸形之经济,而国民提高生产动力之积极性也就下降,创新科技的热情也会消减!”

“陛下说的是!朝廷的职责在于如何更好的调度天下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