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说的没错,应该如泰西一些国家一样,立大宪章,君王执政需要按照宪章来!”

“其次,就是郭公提到的冗官冗兵,还有冗工!”

“如今国朝,官吏实在是太多了!”

“以前,一个县不过知县、县丞、主簿几个亲民官,余则皆是胥吏而已!”

“可现在一县除知县、县丞、主簿等官外,竟还有各局之官,甚至还常驻东厂、西厂官员!”

“另外,里也不再只有里正,亦有各类官吏!”

“在这之前,皇权是不下乡的,里甲之地,由乡绅自治,可现在,朝廷什么都管,以致于官吏冗杂!”

“而对于冗兵,就不必说,吃公家饭的巡防兵到处可见,还有已多达数百万的国防兵,和目前要增至一百万的帝军!”

“其带来的每年军饷补贴之支出已是以往数年之税收,陛下即位之前,九边需棉布不过数百万匹,如今已增至上千万匹,就是明证!”

“再则就是冗工,官营工厂养的工人工匠之多,令人不可思议,有的官营大厂,工人工匠达数十万人!”

“而因此使得人力成本付出极高,以致于工厂亏损越来越严重,偏偏朝廷从不肯让这些工厂关闭,而让利于民,使民间商人经营,还美其名曰为保证战略资源和技术核心掌控在朝廷手里,而避免私人经营以此要挟朝廷,乃至为厚利卖于他国!”

“但也因为要保住这些亏损严重的大厂,朝廷也就不得不用国帑补贴,以致于为扶持这些亏损官营工厂,使国帑支出极大!”

“甚至,朝廷还强势地霸占一些暴利行当,以及用权力手段,让许多暴利行当的利润只流入朝廷充作官帑,进而却贴补这些亏损!”

“如禁止关内开矿这事,就找了个保护内地生态的荒诞理由,取地之利,用之于民,有何不可?!”

“朝廷这样做,明明是通过只准许在海外开采矿产的政令来将矿业之利把控在自己官家手里!”

耿于垣附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