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页

“百姓们不能白进京一趟,变法不变法,最好都得有个定论,天下汉人的思想要有个统一才行,趁着百姓们进京,朕又让他们重新抓紧时间学习一下,就正好趁此机会,定个调子,以后这大明,或者说大明的君王,到底该以谁的利为天下之本!”

朱由校伸出手掌予以拒绝,他才不会轻易把百姓们放回去。

“这!”

底下的权贵官僚们,不少人因此感到为难起来,他们一想到接下来要和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庶民同处一城,一时很想找个洞把自己藏起来,以前没有这么近距离的和另一个阶层的人相处,他们不知道,甚至还会写诗词怜悯或歌颂一下庶民百姓,但真的到了近距离接触时,一个个才真的感受到了阶级上的压迫感。

第六百九十五章 奉天门外考《大诰》和《皇明圣训》

事实上,朱由校其实也没有撵走百姓的理由。

按照大明现在的制度,百姓们进京后何时离开,是百姓们自己的事。

百姓们只要还有钱,想在京城待多久就待多久,而且还可以拉动京城的经济呢。

当然,对于京城的达官显贵而言,他们是既想赚着这些进京百姓的钱,也嫌弃这些百姓拥挤在自己的京师。

但对于百姓们而言,京师不仅仅是达官显贵的京师,更是他们的京师。

就好比皇上不只是他们的皇上,也是自己这些人的皇上一样。

“武臣第三条,肆贪害民例,亦需绑送进京!”

百姓于忠明此时正跟随人流一边往前走着,一边看着刚刚从一锦衣卫手里领到的御制《大诰》,且因为听说要皇上到时候要抽人上去考试,所以就很认真地念了起来。

而念着念着,于忠明就不由得感叹道:“太祖原来是个好皇帝啊!原来百姓可以这样做,你们先生不教你们这个吗?”

说着,于忠明就问了一下自己儿子于保明。

于保明回道:“先生说,这个和《皇明圣训》一样,自习就行,考试的时候,可以直接带书翻阅的,而且都会给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