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大明在尼德兰统治日久,许多荷兰人已经开始接受汉学教育,不少荷兰商人已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话,甚至也和一些汉人士大夫成为朋友。

巴森特也不例外,他和徐秉义交流起来并不困难,且也是徐秉文的挚友。

而且,巴森特简见徐秉义郁郁寡欢,还主动问道:“学政可还是因为令兄在英夷那里做贵族的事而烦闷?”

徐乾学和徐秉义的确是兄弟,且都是顾炎武的外甥。

不过,兄弟二人却因为思想不同,而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一个去英吉利当了伯爵,一个则受自己舅舅的号召来海外为官历练。

徐秉义则在巴森特问后主动回道:“舅父给我写信来说,如果可以,当让我劝他回来!作为堂堂华夏男儿,岂有在外夷为官的道理。”

徐秉义说后又道:“我已托人带信给他,只是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愿意回来。”

“自然是会愿意的,这次大明王师一到,必令英夷丧胆,而令兄肯定也会因此明白,任何人都必须诚服于大明,想逃是逃不掉的。”

巴森特回道。

徐秉义点了点头。

……

“你说什么,东方的舰队正在横渡北海,往我大英帝国而来?!”

查理二世这里则也得知到了大明军队来攻打他英吉利的消息,且因此大为震惊起来。

约克公爵詹姆斯很是严肃地瞥了查理一世一眼,心想:“这有什么好意外的,我早就提醒过您,应该想办法增加军费支出,而预备明军的报复,毕竟佛郎机和罗刹国都不可避免地被其宣示国威。”

“我们现在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征调民间所有的船只,征调民间的船只,不是为了可以与明军的蒸汽巨舰抗衡,而是可以将伦敦的重要物资转移走,我们明显是无法在海上战胜明军的。”

詹姆斯这时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