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页

朱由校也不指望完全消除乌香之害,他只是不想大明因此在管控乌香方面有所松懈。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譬如化学的研究,在出现各类新的药物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类毒药的出现。

乌香出现也算是不可避免的事。

“用查理二世的人头,无疑可以遏制一下乌香形成泛滥之势,而接下来,我们需要把精力继续放在向全球扩张方面,趁着现在,大明国力强悍,给子孙后代们多抢些资源,所以,汉人的人口生育方面得继续鼓励,特别如今已出现内燃机后,将来的生产力无疑会有更大的进步,而可以养活全球更多的人,但朕希望更多的人里是以汉人为主,有更多的汉人去稀释乃至同化各地的土人。”

朱由校在处决了查理二世后就单独留下了自己的辅臣们,且议论起了时下要做的朝政大事。

“儒学在英吉利和法兰西这些国家推广的还算顺利,他们的君王也很愿意自己的子民被儒学培养成顺民,倒是真正愿意秉持以劳动之民为本的理念来执行国政的国家,目前还没看见,他们对于我大明目前将增长之财富主要分配给生产者的行为很难接受,所以,英吉利和法兰西这些国家都没有这样做。”

负责分析外部情况的张同敞不由得言道。

“没有一个当权者,会主动愿意通过让真正的平民百姓富贵起来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国家的强大,即便是那些常常喊着要让利于民的,朕和你们这些忠明社的人是个例外!”

朱由校说到这里,就想到了路易十四,道:“路易十四也是个例外,但他却在这样做后没多久就落水染病,可见这条路也不好走,那些不愿意这样做的人,或许也不是不知道这条路才是唯一强国之路,但他们知道这里面风险大,可以说,他们或许还是更聪明的一些人。”

温体仁这时候微微颔首道:“陛下,以臣看,这也算是一种偷懒的行为,任何事,一旦做了,必有所反馈,即便不做,也有反馈,甚至作用可能都一样,都是改变现有不合理的情况,不以人之所欲而为!”

“只是,若以无为而顺之,可能代价要大一些,譬如这兼并之事,若君主无为,任其发展,百姓走投无路自会反之,而天下自会乱之,进而田地重新分之,兼并之事也就被解决;若君主有为,不任其发展,加以限制,虽易让君王因此得罪天下之人,却又能使天下不至于,因兼并之事需要被解决而用‘亡天下’这种方式来解决。”

温体仁这时候阐述了几句自己的看法,虽然他是古人,但作为这个时代精英,对很多社会现象有自己很独到的看法,而并不一定需要皇帝朱由校来提点。

这时,温体仁说着就又道:“只可叹,如今我大明许多分封出去的藩国,其国内君主就因此懒怠而大行无为之政,如此,早晚会因此出现大的动乱!”

“分封之制度,周制是封而不管,但本朝可不能如此,不但要封,还要管!不过,这管的饷费不能是中央朝廷出,得是这些藩国出!”

朱由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可没打算在统一全球后,自己这个中央朝廷的皇帝就真的像周天子一样对诸侯各国的内政不管不问。

“陛下圣明!”

温体仁等辅臣颇为赞同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