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页

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一结局。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积攒了五百多年的财富即将归于眼前这些来自东方的人。

军事上的胜利伴随着带来的是文化上的胜利。

王夫之和孙奇逢等奉命来欧洲传播儒学的大儒,在明军进入维也纳城后不久,也来到了这里。

这个时期的王夫之和孙奇逢等儒士,没有在如今的年岁因为满清入主中原而剃发蓄辫,而是依旧峨冠博带的来到这西洋之地。

待看见这里的巴洛克建筑里的壁画与各类雕塑后,王夫之和孙奇逢这些大儒,因为毕竟是这个时代的汉人,正处于国大民骄时,所以,他们对这些西洋文化是嗤之以鼻的。

王夫之直接就因此斥责道:“简直是不伦不类!巫蛊横行!必须尽快让他们接受儒家理学之教化!”

孙奇逢点了点头,对此表示赞同,且道:“先立一所文庙,塑造一尊天子像和孔子像,到时候好先让第一批儒童参拜君上与先贤,然后接受儒道之教。”

王夫之和孙奇逢等人说干就干。

摄于大明帝国眼下的军事威胁,欧洲的贵族们也不敢阻止,也只能予以配合,且被迫开始戴起了儒冠,穿起了儒袍。

因为王夫之强烈要求定西大将军周遇吉下钧令要求归附之地的西夷必须易服易发,否则就应该以拒绝服从王化为由处以绞刑。

西夷们还是更在乎自己的性命的,相比于对上帝的忠诚而已,故而,大多都老老实实地执行了易服易发之政。

这一天,序属仲春,维也纳满城花香弥漫,上千西夷儒童在王夫之和孙奇逢等的带领下开始跪拜大明天子和孔子。

王夫之甚至还做了讲话,大谈修身齐家之德。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民有所欲,天必从之。”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